暮日苦炎溽,迁坐接阶廊。
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
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
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
白羽徒垂握,绿水自周堂。
弱纨犹觉重,纤絺尚少凉。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
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
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
暮日苦炎溽,迁坐接阶廊。
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
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
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
白羽徒垂握,绿水自周堂。
弱纨犹觉重,纤絺尚少凉。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
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
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的酷热与夜晚的凉爽之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敏感捕捉。
首句“暮日苦炎溽”,以“苦”字直接点明夏日傍晚的炎热,用“炎溽”形容空气的湿热,营造出一种令人不适的氛围。接着,“迁坐接阶廊”,描述了人们为了避暑而移动座位至室外的情景,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
接下来的几句“月丽姮娥影,星含织女光”,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和织女,将月光和星光比喻为她们的影光,既增添了诗意,也暗示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而“栖禽动夜竹,流萤出暗墙”则通过动植物的活动,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
“香盘糅鲜粉,雕壶承玉浆”两句,通过香料和美酒的使用,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奢华与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凉与舒适生活的追求。
“白羽徒垂握,绿水自周堂”中,“白羽”可能指扇子或羽毛,象征着人们试图借助物理手段来对抗酷热,但效果有限;“绿水自周堂”则描绘了水体在夏日的清凉作用,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降温效果。
“弱纨犹觉重,纤絺尚少凉”通过衣物材质的对比,强调了夏季衣物的轻薄与透气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材质下的冷却效果差异。
“弄风思汉朔,戏雨忆吴王”这两句通过“弄风”和“戏雨”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元素的亲近与喜爱。
“玄冰术难验,赤道漏犹长”则以“玄冰”难以验证和“赤道漏”(太阳直射)时间的漫长,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与持续,同时也暗示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最后,“谁能更吹律,还令黍谷凉”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带来清凉的希望,同时也寄托了对自然和谐与人类智慧的思考,希望借助某种方式改变或调节自然环境,达到凉爽舒适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酷暑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君不见千红万紫斗媚娇,秋风初动先飘飖。
又不见徂徕山上百尺松,凌霜傲雪不改容。
道人爱此娱神早,眼前懒结閒花草。
忘年相对作神交,岁寒心事期同老。
风月双清深夜里,鸣琴琐闼令人喜。
道人正气日光霁,到处持以语桃李。
前日我从海上来,道人二子梁栋材。
金陵遥瞻向鸡泽,我歌为建黄金台。
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
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
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
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
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
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
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
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
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
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
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
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
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
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
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
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
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
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
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
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
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
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题未斋别号》【明·张天赋】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7Ea5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