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未斋别号》
《题未斋别号》全文
明 / 张天赋   形式: 古风

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

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

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

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

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

尧舜事允执,竞叶无停功。

禹汤与文武,兴起闻高风。

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

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

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

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

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

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

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

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

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

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

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

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

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

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

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

(0)
鉴赏

这首诗《题未斋别号》由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道德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道在天地间,茫茫无终穷”,开篇即点明了道的深远与无穷,暗示了探索真理的艰难与永恒性。接下来,“天地高且深,日月西复东”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循环不息,引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寒暑如循环,昼夜似转蓬”则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茧丝与牛毛,七圣皆迷踪”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的人生比作难以解开的谜团,表达了对人类智慧有限性的感慨。“所以古人心,终身忧忡忡”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古人因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真理的渴望而终其一生。

接着,诗人列举了古代圣贤的事迹,如尧舜的勤政、大禹的治水、商汤和周文王的兴国等,强调了道德实践和理想追求的重要性。“孜孜与慄慄,肃肃兼雍雍”描绘了这些圣贤的高尚品质和行为,体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仲尼上祖述,发愤摅天衷”提到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和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天德日出宁,优入圣域中”则赞美了孔子道德修养的高超,使其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卓哉钟氏子,锦绣填心胸”赞扬了钟子期的才华横溢,内心充满丰富的情感和智慧。“交游半天下,气味芝兰浓”形容他广泛的人脉和高尚的情操,如同芝兰之香,令人向往。“手持庖丁刀,小试长沙封”则以典故比喻他的才华和成就,如同庖丁解牛般精准,初试便显卓越。

“上恬与下熙,和气成昭融”描绘了他为官时的和谐与安宁,以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仕优事问学,立志迥不同”表明他不仅在政务上有出色表现,更注重学问和道德修养,志向高远。

“羹墙苦思慕,未得唐尧容”表达了他对理想中的圣君的渴望和追求,但现实却未能如愿。“佐理仿治平,未如汉吴公”则对比自己与历史上的名臣,虽有相似的努力,但尚未达到他们的高度。

最后,“我有珍重言,子试思相从。思之又再思,不得神将通。心有未于始,事无未于终。坦然坐中流,一毛轻艨冲。诞先登于岸,六合行将空。”诗人以自省和谦逊的态度,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追求真理和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欲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道德和理想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精神,具有很高的哲学和文学价值。

作者介绍

张天赋
朝代:明   字:汝德   号:叶冈   籍贯:别号爱梅道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题扬州玩月图

好月多情不待招,满江风露夜迢迢。

分明记得扬州见,只欠琼花与凤箫。

(0)

美妾换马

妾重千金躯,君爱千里足。

共怜逸足疾如飞,谁念贞妾美如玉。

妾今出门去,无复侍华堂。

寸心何以报,愿作青丝缰。

(0)

题扇赠万玉立

枇杷雨足风日清,故人别我豫章城。

相思一日复相见,使我白发生千茎。

章江碧树三十里,马蹄蹴蹋青云起。

问谁此地最知心,槐里堂中好兄弟。

(0)

鹊轩行

阿母昔年生子时,灵鹊群飞庭树枝。

自从阿母生子后,一月一年来上楼。

人言鹊声能送喜,为报君家得贤子。

十龄能读书,二十走马青云衢,三十得官东海隅。

阿母骑鸾上天去,故巢几度空山雨,鹊声犹绕庭前树。

子今远游天一方,不见白头在中堂,但闻唼唼鸣朝阳。

唼唼复唼唼,风吹庭树叶。

叶落枝头还再生,安得母来闻鹊声。

(0)

春夜听何山人弹琴制乌夜啼曲

梨花月白春冥冥,城乌夜啼当二更。

白头老翁识乌语,挥弦弹作乌啼声。

初弹翩翩飞绕树,再弹哑哑栖不住。

雌雄引子复回翔,下上呼群自来去。

高逼天门清露寒,牵牛蹋浪银河乾。

低翻塞草黄云晚,秦女思家玉关远。

联联绵绵忽作行,恍然无声风满堂。

老翁拂袖入门去,海日杲杲生东方。

(0)

出东郭访贾惟敬不遇用韵

出郭行寻野老家,桑条生葚楝生花。

别来似有三秋隔,到此曾无二里赊。

白鸟随人频往返,黄茅盖屋半欹斜。

遥知去汲乌龙井,细歠菩提寺里茶。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