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方社要斋明,玉豆精华酒洁清。
风里笙箫云外至,耳边环佩月中鸣。
从来方社要斋明,玉豆精华酒洁清。
风里笙箫云外至,耳边环佩月中鸣。
这首诗描绘了方社行礼时的庄严与静谧氛围。首句“从来方社要斋明”,点出仪式的神圣性,强调了斋戒的重要性。接着“玉豆精华酒洁清”一句,以玉豆和清酒的精致,象征仪式的高雅与纯净。
“风里笙箫云外至”,描绘了音乐从远方飘来,仿佛穿越云层,充满了神秘与和谐之美。“耳边环佩月中鸣”,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佩戴的饰品发出的悦耳声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方社行礼时的庄重与美好,以及自然与人文和谐共融的景象,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仪式美学的独特追求。
王乔一双凫,乃是尚方履。
误逐阊阖风,飘然太湖水。
湖水连天涯,茫茫湛清辉。
秋来兴不尽,似欲都忘归。
玉叠鲙如雪,碧壶酒若渑。
醉辄问左右,何如张季鹰。
君乃蓬邱人,神仙有名籍。
不应自放浪,久为尘中客。
我顷卧广陵,西风见白发。
八月观海涛,壮心谢超越。
因欲解印绶,从君五湖游。
功名非所及,为具鸱夷舟。
驱马涉长碛,千里径无草。
天寒日光淡,积雪常杲杲。
劲风裂肌肤,狐貉甚鲁缟。
况我被甲铠,寝迟起常早。
崔嵬陟高山,日落尚远道。
人生各有命,岂惮事遐讨。
饮冰伤心骨,重研如巨枣。
义深自最励,身贱宁要好。
亲戚何可逢,功名未自保。
少年慕壮健,我独贵疏老。
织女有耻羞,岁一过牵牛。
暂来已遽往,光景不少留。
会合一何亟,离别一何脩。
不知灵匹意,正使今人愁。
河汉清且广,风波无时休。
蹇修古不存,乌鹊相为谋。
理拙心莫同,谁令结绸缪。
蛾眉坐自老,纨扇空悲秋。
百谷驰东南,三江浇吴会。
积阴漏云汉,涌水翻积块。
斯民既昏垫,我稼堕颠沛。
鱼鳖有馀粮,郊原靡遗穗。
糊口窃自恕,矜寡将何赖。
天道有盈虚,吾宁罪于岁。
救饥苦谋拙,禹稷不可待。
行矣帆长风,因之浮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