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底闻弦语。听声声、骚骚屑屑,凄悽楚楚。
不唱谢娘团扇曲,不唱苏娘眉妩。
也不唱、秋娘金缕。
玉碾为尘珠撤串,脱鹴裘、未抵缠头赌。
明月上,鹤乱舞。年时欢会同千古。
几相逢、佳人二八,良宵三五。
客似乱萍离复合,侬似堕莲心苦。
便卿也、似风飘絮。
霎地悬灯倾热酒,怕明朝、劳燕难为主。
谁借打,正平鼓。
梦底闻弦语。听声声、骚骚屑屑,凄悽楚楚。
不唱谢娘团扇曲,不唱苏娘眉妩。
也不唱、秋娘金缕。
玉碾为尘珠撤串,脱鹴裘、未抵缠头赌。
明月上,鹤乱舞。年时欢会同千古。
几相逢、佳人二八,良宵三五。
客似乱萍离复合,侬似堕莲心苦。
便卿也、似风飘絮。
霎地悬灯倾热酒,怕明朝、劳燕难为主。
谁借打,正平鼓。
这首《金缕曲·月痕楼席上听徐月荷琵琶》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在月痕楼宴会上聆听琵琶演奏的场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梦底闻弦语”,以梦境般的想象引入,仿佛在梦中听到琵琶的低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下来,“听声声、骚骚屑屑,凄悽楚楚”描绘了琵琶声的细微与哀婉,通过声音的描述,传达出演奏者的情感波动和音乐的感染力。
“不唱谢娘团扇曲,不唱苏娘眉妩,也不唱、秋娘金缕”三句,以古代著名歌女的代表曲目为例,强调了此次演奏的独特性,没有重复传统的旋律,而是别具一格,展现了演奏者的创新精神和艺术追求。
“玉碾为尘珠撤串,脱鹴裘、未抵缠头赌”运用比喻手法,将琵琶声比作珍贵的玉碎成尘,串珠落地,又以脱去昂贵的裘衣换取的筹码来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无价之宝和对演奏者技艺的极高评价。
“明月上,鹤乱舞”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鹤群在月色中翩翩起舞,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音乐带来的和谐与宁静。
“年时欢会同千古”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永恒的向往,将短暂的相聚与千年的记忆相连,深化了主题。
“几相逢、佳人二八,良宵三五”点明了聚会的时间和人物,佳人二八(指年轻貌美的女子)在良宵三五(农历十五的夜晚)相遇,暗示了美好爱情的契机。
“客似乱萍离复合,侬似堕莲心苦”运用比喻,将客人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虽分离后又重聚,而自己则像坠入莲花中的苦心,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状态和内心的挣扎。
“便卿也、似风飘絮”进一步描绘了情感的飘忽不定,如同随风飘散的柳絮,难以把握。
“霎地悬灯倾热酒,怕明朝、劳燕难为主”描绘了宴会的热烈场面,但同时也预示了离别的即将到来,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谁借打,正平鼓”以问句结尾,似乎在寻找能够延续这份美好、抵抗离别的力量,表达了对音乐、友情和相聚时光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月皎皎,皎皎飞明镜。
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
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
捲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
扫埃?于玉宇,流沆瀣于金茎。
汎林光于远野,转檐影于高城。
荡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
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
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
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颢气分深浅,素魄有亏盈。
桥成牛女渡,日沈河汉倾。
光辉半八月,忧乐殊群情。
肃肃渐寒色,远雁向南征。
此景皆奇绝,兹地独峥嵘。
当午夜之寥阒,带远烟之蒙幂。
认遥山于微微,分近树于历历。
急捣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横笛。
繄赏心之难并,对兹焉真无敌。
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
《续八咏·其七秋空月皎皎》【宋·唐仲友】月皎皎,皎皎飞明镜。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捲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扫埃?于玉宇,流沆瀣于金茎。汎林光于远野,转檐影于高城。荡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颢气分深浅,素魄有亏盈。桥成牛女渡,日沈河汉倾。光辉半八月,忧乐殊群情。肃肃渐寒色,远雁向南征。此景皆奇绝,兹地独峥嵘。当午夜之寥阒,带远烟之蒙幂。认遥山于微微,分近树于历历。急捣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横笛。繄赏心之难并,对兹焉真无敌。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UfA4CK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