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与世人,幽明分悬隔。
无口难得言,欲言但以臆。
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
恳款语世人,世人还不识。
天公与世人,幽明分悬隔。
无口难得言,欲言但以臆。
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
恳款语世人,世人还不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士耻所作的《古意》。诗中,诗人以天公与世人的对比,表达了人与神明之间的沟通障碍。"幽明分悬隔"揭示了两者在生死、神秘与世俗间的距离,暗示了人间难以直接传达心意给天庭。"无口难得言,欲言但以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沟通的困难,人们只能凭借想象(臆)来表达,而这种表达往往难以被理解。"以臆或未喻,寄之夜檐滴"描绘了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夜间的檐头滴水,以此象征性地传达自己的恳切和深情。最后两句"恳款语世人,世人还不识"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人未能理解自己深意的无奈和悲哀。
整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沟通困境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象征意味。
恨西风吹澹白鸥心,吟诗鬓毛斑。
任霜枝啼碧,舍南有竹,蠹粉空乾。
猛折芙蓉江上,老去觉春宽。
百尺珊瑚冷,烟雾渔竿。
长记五陵豪事,唤银筝催客,玉铗光寒。
泻龙头春酒,咳唾乱珠盘。
又万感、沧溟变石,问桃华、流水几人闲。
还搔首,向松门外,愁看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