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五牧笛》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五牧笛》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0)
注释
无端倪:无边无际。
牛羊:牛和羊。
平地:广阔的田野。
芊绵:茂盛连绵。
杳霭:深远而迷蒙。
落日:夕阳。
超遥:遥远传送。
逸响:悠扬的声音。
澶漫:广阔无垠。
卖饧人:卖糖葫芦的小贩。
箫:竹箫。
贩童稚:吸引小孩。
翻译
绿色草地无边无际,牛羊悠闲地在原野上漫步。
在遥远而朦胧的草丛中,夕阳下响起悠扬的笛声。
这笛声远远传送,真实地表达出深远的情感。
怎能与那些卖糖葫芦的人相比,他们只是吹着箫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开篇"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通过对鲜绿草地和悠闲牛羊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营造出一种恬淡自若的情绪。

接着"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诗人用"芊绵"形容草木之盛,"杳霭"则表达了微妙的光线和阴影变化。"落日一横吹"中,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辉横扫过田野,而牧笛的悠扬声响在这宁静的画面中增添了一抹诗意。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这里"超遥"指的是远处的音乐传来,而"澶漫"则形容声音流畅、自然。"写真意"意味着这景象和声响共同描绘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两句"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通过对比,一方面是那些以吹奏为生的艺人,他们的音乐虽然美妙,但终究带有一丝功利;而另一方面,则是诗人自己,他在田间放牧,吹响笛子,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更显得纯粹和高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音乐声响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世俗功利的一种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自局中归马上口占

幼舆只合著山岩,误被恩光不盖惭。

人怪衰翁烦尺一,心知造物赋朝三。

飞腾岂少摩云鹘,蹙缩方同作茧蚕。

安得公朝闵枯朽,早教归卧旧茆庵。

(0)

老健

年垂九十身犹健,竹屋荆扉不厌低。

挈榼自沽深巷酒,拥衾遥听别村鸡。

家添豚栅还堪赋,路认牛栏每不迷。

惟恨穷秋开霁少,晚来小雨又成泥。

(0)

正月十五日出郊至金石台二首·其二

开岁多休暇,官身亦暂闲。

楼台先昼永,花柳向春悭。

啼鸟随游辔,和风惬醉颜。

更怜归路好,破墨数峰山。

(0)

冬夕二首·其一

犬吠惊飘叶,禽喧换宿枝。

堕空霜肃肃,垂地斗离离。

野叟读书罢,高城吹角悲。

功名浑错料,老病却如期。

(0)

乍晴至园中

药笈渔竿每自随,枯筇短帽恰相宜。

投林但有穷猿喜,伏枥元无老骥悲。

岩溜甘寒通碧沼,野梅清绝隔疏篱。

放翁老甚情怀懒,那办题诗寄所思。

(0)

书意示子孙

我阅人间久,深知理恶盈。

孳孳训来裔,堇堇作儒生。

仕勿卑曹掾,书才记姓名。

茆茨不啻足,此外尽浮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