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依韵和胡舍人见唁"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句"西垣阁老号文雄",赞誉了胡舍人作为西垣阁老的文才出众,被誉为文坛豪杰。接下来的"辞体能兼两汉风",进一步强调其文学造诣深厚,能融汇汉代文章的风格。
"绛帐旧生虽授学",回忆了胡舍人在讲学授业的时光,暗示其教育之功。然而,"灞陵归将已无功"又转折道出友人归乡后似乎未能实现预期的功业,流露出一丝惋惜。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诗人以校对文章的视角,表达对友人境遇的客观评价,认为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局限。最后两句"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以秋雨急促的早朝场景,象征友人虽然遭遇不幸,但仍保持着对朝廷的忠诚,陪伴在大明宫的群臣之中,显示出对友人的敬意和安慰。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也寓含着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肯定,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情与哲理。
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
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
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
莲社故应饶野服,竹林吾总愧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