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
《依韵和胡舍人见唁》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hèrénjiàny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西yuánlǎohàowénxióngnéngjiānliǎnghànfēng

jiàngzhàngjiùshēngsuīshòuxuélíngguījiānggōng

xiàowénlùnsānshàngfēnyóuláiběnxiàzhōng

hènzǎocháoqiūyóupéiyuānmínggōng

注释
西垣阁老:指朝廷中的高官,这里指文雄。
兼两汉风:指文章风格融合了汉代的雄浑与唐代的典雅。
绛帐:古时讲堂的代称,此处指文雄的讲学之地。
赋分:此处指文学才华的评价。
鸳鹭:比喻朝廷官员,因鸳鹭皆为高贵鸟类。
大明宫:唐朝皇宫,象征着权力中心。
翻译
西垣阁老以文才著称,他的文章风格兼容两汉之风。
他在讲堂传授学问的老学生,虽然曾受教于此,但回归后已无建树。
校对文章不拘于地位高低,评价文学才华向来公正平实。
他并不遗憾早朝时秋雨急促,仍然在大明宫陪伴群臣共事。
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以"依韵和胡舍人见唁"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首句"西垣阁老号文雄",赞誉了胡舍人作为西垣阁老的文才出众,被誉为文坛豪杰。接下来的"辞体能兼两汉风",进一步强调其文学造诣深厚,能融汇汉代文章的风格。

"绛帐旧生虽授学",回忆了胡舍人在讲学授业的时光,暗示其教育之功。然而,"灞陵归将已无功"又转折道出友人归乡后似乎未能实现预期的功业,流露出一丝惋惜。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诗人以校对文章的视角,表达对友人境遇的客观评价,认为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局限。最后两句"不恨早朝秋雨急,犹陪鸳鹭大明宫",以秋雨急促的早朝场景,象征友人虽然遭遇不幸,但仍保持着对朝廷的忠诚,陪伴在大明宫的群臣之中,显示出对友人的敬意和安慰。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也寓含着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肯定,体现了梅尧臣诗歌的深情与哲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偶成

白头学得一无成,倦即抛书饱即行。

渐老始知穷本草,多閒方喜读渊明。

东家流水倾庄买,西角丛梢绕屋生。

拟与乐天为近舍,借他歌板佐莺声。

(0)

雨中过苏·其二

无官有客尚留吴,难道陶潜不腐儒。

魂亦寻花如蛱蝶,梦惟逐浪似鹈鹕。

孤灯影瘦寒山寺,荒草流青夏驾湖。

学道参禅都未澈,一毛聊得比杨朱。

(0)

邺城道·其六

近得铜台瓦,重来五十锾。

无方鬒白发,空自治青山。

上马蒐才藻,横戈按髻鬟。

霸图今已矣,文采照人间。

(0)

钓竿行

岩滩一丝名,渭水一竿势。

所钓非所求,巨鳞安得至。

不如无名子,心胸少根蒂。

朝随鸥保歌,夜引鱼蛮醉。

探水如探瓮,随手得鳊鱥。

鲜蔬煮活鱼,无盐亦有味。

(0)

题画梅寄吴江赵令君季兆君广平人也宋广平尝赋之故云

空庭一树影横斜,玉瘦香寒领岁华。

解道广平心似铁,古来先已赋梅花。

(0)

八月十六日携酒高坐寺同郭道人次父王山人承父孙山人齐之徐司理茂吴邹学宪彦吉梅茂才禹金凡七人分韵余得南字

鹫宫高踞凤城南,半入杉松暝色酣。

杯底应徐无俗韵,坐中殷许有清谈。

新蟾似尼严谯漏,倦鸟疑催俗客骖。

莲社故应饶野服,竹林吾总愧朝簪。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