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汝宁徐使君·其十》
《汝宁徐使君·其十》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解道文章老自知,中原病客重相思。

故人寥落看如此,再领专城岂后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汝宁徐使君(其十)》中的一节,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解道文章老自知”,诗人以“老”字点明了岁月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暗示了文章之道需要时间的磨砺才能真正领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也暗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感慨。

次句“中原病客重相思”,“中原病客”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身在异乡、身体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而“重相思”则强调了他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同情,也是对自身情感的投射,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接下来,“故人寥落看如此”,“故人”指的是老朋友,“寥落”则形容朋友间联系的稀疏和孤独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老友现状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情逐渐淡薄的无奈。

最后一句“再领专城岂后时”,“再领专城”意味着再次担任地方官职,这里的“岂后时”则表达了对友人重新获得职位的认可和支持,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话既是对友人个人命运的祝愿,也是对社会公正和机会均等的一种理想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境遇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程母朱氏亢节守志寿跻百岁李雪庵为书寿乐堂崇节堂六大字以昭山窗先生之遗泽二子白玉君玉复扁其楼曰朝阳曰拂云其孙成得请予记之乃咏次四诗云·其三朝阳楼

朝阳楼外楚天东,霞捧曈曈晓日红。

弱木金鸡飞翐翐,茂梧丹凤语雍雍。

关弓后羿留孤毂,缓辔羲和御六龙。

下土小臣仰馀照,四时佳景驻春融。

(0)

题秋江捕鱼图

秋江云浮岛屿孤,澄波万顷平若铺。

烟收日暮鱼正出,渔人群聚相喧呼。

或垂大罾或举网,小船如梭捷来往。

天空嗷嗷鸿雁鸣,风轻淅淅菰蒲响。

行客步迟心急归,盘湾隔崦通径微。

恍类黄州赤壁岸,又疑青山采石矶。

我生惯识江湖景,已历风波尘梦醒。

短蓑圆笠钓丝轻,结盟鸥鹭从渔隐。

酒酣耳热成清歌,吴音越调商声多。

羊裘已敝身自老,玉璜未得心如何。

令我披图发长啸,满目枫林半残照。

东津谁续观鱼篇,少陵曾鼓三巴棹。

(0)

感寓·其三十四

翩翩游侠子,出入咸阳城。

千金买意气,五陵交弟兄。

袖中徐匕首,拂拭秋霜明。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世人矜勇智,中贵联芳声。

末路贱行检,此辈方纵横。

至今季布死,尚识朱家名。

(0)

入金陵

舟入天涯望晓晴,遥瞻王气在金陵。

九天日月开洪武,万国山河属大明。

文武复兴龙虎地,衣冠重整凤凰城。

莺花似锦春如画,处处笙歌乐太平。

(0)

梁台六咏·其六秦淮渔笛

一堤烟柳集昏鸦,两两渔舟渡浅沙。

短笛自吹无调曲,暗惊栖雁入芦花。

(0)

题沧浪清玩亭

沧浪亭子万松西,路绕汀沙接翠微。

向属巢由为地主,至今泉石有光辉。

公馀拄笏闻猿啸,日暮钩帘看鹤归。

多少白头名利客,经过犹未解征衣。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