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并竹响,万籁皆笙竽。
高韵清入云,琅琅读我书。
懒癖长畏人,畏人人迹疏。
竹叶扫空阶,白云抱前除。
良宵孤灯坐,酌茗陈编铺。
颇似侣羲皇,聊复赓唐虞。
疏钟散丛林,宿鸟巢高柯。
月印水晶帘,风袅博山垆。
眼明心亦快,时探罔象珠。
愧彼斲轮者,糟粕真蘧庐。
松风并竹响,万籁皆笙竽。
高韵清入云,琅琅读我书。
懒癖长畏人,畏人人迹疏。
竹叶扫空阶,白云抱前除。
良宵孤灯坐,酌茗陈编铺。
颇似侣羲皇,聊复赓唐虞。
疏钟散丛林,宿鸟巢高柯。
月印水晶帘,风袅博山垆。
眼明心亦快,时探罔象珠。
愧彼斲轮者,糟粕真蘧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静谧的夜晚读书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读书时的心境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首句“松风并竹响,万籁皆笙竽”,以自然界的声响为背景,将读书的环境渲染得宁静而富有生机。松风与竹声交织在一起,如同大自然的乐章,而“万籁皆笙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与美妙。
接着,“高韵清入云,琅琅读我书”两句,将读书的声音与高雅的韵律相联系,仿佛书中的文字在空中回荡,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通过读书,不仅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更是在心灵上得到了升华。
“懒癖长畏人,畏人人迹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和对孤独的追求。他害怕与人交往,因为担心打扰到内心的宁静,同时也享受着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竹叶扫空阶,白云抱前除”描绘了诗人周围环境的清幽与纯净,竹叶轻轻扫过空阶,白云环绕着前方,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良宵孤灯坐,酌茗陈编铺”则是对诗人深夜独自读书情景的生动刻画。在明亮的灯光下,诗人品茶阅读,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享受着孤独带来的宁静与思考。
“颇似侣羲皇,聊复赓唐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在读书中寻求精神上的共鸣与传承。
“疏钟散丛林,宿鸟巢高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宿鸟在高枝上筑巢,一切显得那么平静而美好。
“月印水晶帘,风袅博山垆”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月光透过水晶帘洒落,微风轻拂着博山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最后,“眼明心亦快,时探罔象珠”表达了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愉悦与满足,仿佛在探索未知的世界,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滋养。
“愧彼斲轮者,糟粕真蘧庐”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他自谦地表示,虽然自己追求的是高雅的精神生活,但与那些真正致力于学问和道德修养的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孤独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清池泛滟雨中开,涌出莲花似五台。
倚槛影如窥独鹤,过桥声半隐轻雷。
花残恨不邀春住,客好何妨结伴来。
不信化羝原是幻,从知鸣雁亦非才。
风前屡挹浮丘袂,水上初投越井杯。
勾漏移家还此地,天涯双舄未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