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庭园点缀新,茅斋暂寄卧云身。
燕如相识飞迎客,花正逢时笑向人。
梦稳不知蛮触闹,心閒欲与鹭鸥亲。
何当笔砚饶馀暇,来共清谈过一春。
半亩庭园点缀新,茅斋暂寄卧云身。
燕如相识飞迎客,花正逢时笑向人。
梦稳不知蛮触闹,心閒欲与鹭鸥亲。
何当笔砚饶馀暇,来共清谈过一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以“半亩庭园”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茅斋”、“卧云身”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氛围。通过“燕如相识飞迎客”和“花正逢时笑向人”的描写,不仅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梦稳不知蛮触闹”一句,运用了庄子《齐物论》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外界纷扰不断,也能在梦中获得安宁。而“心閒欲与鹭鸥亲”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亲近,希望与自然界的生灵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
最后,“何当笔砚饶馀暇,来共清谈过一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期待与友人一同度过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体现了他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西风吹起清游兴,罗衣嫩寒初动。
柳叶辞秋,菱花病雨,堤外湿阴凉冻。吟肩瘦耸。
算如此烟收,野鸥堪共。
树杪楼台,两三萧寺暮云重。
兰亭高会已矣,问当年韵事,谁继觞咏。
我辈能狂,山灵欲笑,不放酒杯闲空。峰鬟翠拥。
认镜里妆痕,未醒残梦。倚醉行歌,画船随意拢。
离合自今古,斩不断情关。
东流流水不尽,何日复西还。
欲借吴钩三尺,扫净边尘万里,巾帼事征鞍。
多少心头恨,清泪不胜弹。酒樽闲,人影瘦,夜灯寒。
不知今夕何夕,独醉不成欢。
人世悲欢不定,岁月一年已尽,无语倚阑干。
风雨荒村夜,归梦到长安。
何处描来,盈盈淡淡,柳叶轻柔。
似花浓春晓,远山著黛,天凉秋爽,新月如钩。
镜里颦添,镫前翠锁,多少情思在上头。
人前看,却浑如娇小,不解闲愁。
有时临去回头,认纤影,还从鬓侧留。
趁闲时细看,未描也好,有人替说,欲画翻羞。
生小香闺,并无人见,暗里如何对镜修。
私心想,知谁人擅得,京兆风流。
向暝卧竹榻,适意任倚斜。
眠迟因爱月,坐久为陪花。
冷露侵罗袜,微风动幕纱。
虫声鸣石砌,萤火度檐牙。
遣闷三杯酒,耽吟一碗茶。
闲居忘节序,回首感年华。
素不因人势,寥寥日处家。
但领清幽趣,何忧俗务奢?
王孙落魄无知者,手把长竿钓城下。
城边漂母哀王孙,每日相逢进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毕,岂望将来更报恩。
钓竿一掷仗剑走,龙变云蒸骇九有。
锦衣此日归故乡,独奉千金酬漂母。
贫贱英雄最可怜,肯因富贵忘当年。
区区一饭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
君不见,南昌亭长小人也,召见犹蒙赐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