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蝉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
齐学汉宫妆样,竞蝉娟。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
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华丽的宫廷乐队场景。"捍拨紫槽金衬,双秀萼,两回鸾"中的“紫槽”指的是古代用来放置弦乐器的案几,“金衬”则是装饰用的金属边缘,"双秀萼"可能是指乐器上的装饰或乐手的手饰,而“两回鸾”则形容乐队中鸾鸟形状的乐器或装饰之美。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一种金碧辉煌、奢华非凡的氛围。
"齐学汉宫妆样,竞蝉娟"一句中,“汉宫妆样”暗示了当时流行的妆容和装束风格,而“竞蝉娟”则形容乐队中的女子争相模仿这种高雅的风范,展现出一种文艺复兴般的繁荣景象。
"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一句中,“三十六弦”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多弦乐器,而“蝉闹”形容声音细腻而连续,"小弦蜂作团"则是说这些乐声如同蜜蜂一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音响群落。
最后,“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一句中,“昭君幽怨”可能指的是古代悲剧女性人物赵飞燕或其他类似故事中的女子,她们的命运被赋予了一种忧郁的情感,而“莫重弹”则是说在听过这些充满哀怨的乐曲之后,不必再次奏起,因为这样的音乐已经足够表达深沉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乐队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繁华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草堂细雨茶烟迟,远来客子爱吟诗。
一朝变化悟是主,悟到无形偏有为。
天设织机夺众巧,扶桑茧缫五色丝。
金茎甘露浮清气,半空吸彻了仙味。
但爽词人藜藿肠,汉家仙基竟入魏。
太白少陵两诗豪,探奇不尽登临费。
暗谷顿使魑魅藏,阴崖宁无神明卫。
苦心须求格调工,寄兴莫与凡流同。
峨眉峰头弄片月,羊肠路口追长风。
平顺却难险巇易,含毫垂首沈思中。
圣代无媒自萧散,杖挂百钱步可缓。
出门游眺欲忘归,天际好山青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