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旷糜芜老,庭空蟋蟀寒。
山河秋瑟瑟,风露夜漫漫。
白首谁同醉,黄花祗自看。
吾生真浪迹,沧海一渔竿。
地旷糜芜老,庭空蟋蟀寒。
山河秋瑟瑟,风露夜漫漫。
白首谁同醉,黄花祗自看。
吾生真浪迹,沧海一渔竿。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情感。首联“地旷糜芜老,庭空蟋蟀寒”以广阔的荒芜之地和空荡的庭院,衬托出秋日的萧瑟与寒冷,其中“老”字不仅指土地的衰败,也暗含着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山河秋瑟瑟,风露夜漫漫”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山河在秋色中显得更加冷寂,风吹露打,夜晚漫长而无尽,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悲凉氛围。
颔联“白首谁同醉,黄花祗自看”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面对秋日的美景,诗人却只能独自欣赏,无人共饮,无人共享这份美好,凸显出他的孤独感。这里的“黄花”即菊花,古人常以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此处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
尾联“吾生真浪迹,沧海一渔竿”则是对诗人一生漂泊不定生活的总结。他将自己比作在广阔大海中垂钓的渔人,暗示自己如同浮萍一般,没有固定的归宿,充满了流浪与漂泊的意味。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流露出他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以及对命运无奈的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秋日萧瑟时的孤独与感慨,以及对自由与独立生活的追求,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