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何缓,春酣未久,春归偏急。
经年再相见,也分携悲泣。冷露朝来如泪湿。
恨流莺、感时声涩。含桃堕初果,有儿童争拾。
春来何缓,春酣未久,春归偏急。
经年再相见,也分携悲泣。冷露朝来如泪湿。
恨流莺、感时声涩。含桃堕初果,有儿童争拾。
这首诗以春天的短暂和变化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来何缓,春酣未久,春归偏急"描绘了春天来得慢去得快的景象,暗示人生中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经年再相见,也分携悲泣"进一步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以及与友人离别的伤感。
"冷露朝来如泪湿"运用比喻,将清晨的冷露比作泪水,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恨流莺、感时声涩"借流莺哀鸣,抒发诗人对时光消逝的哀怨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含桃堕初果,有儿童争拾"则以含桃落果的场景,象征青春的凋零和童年的远去,画面生动,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为载体,寓言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婉约风格。姚华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其作品在传统诗词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代的感怀,展现了独特的个人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