絓席湘水上,始观祝融峰。
何人奠炎服,植此金芙蓉。
下窥俯南极,仰攀接层穹。
昂昂五峰尊,同立元气中。
阴晴变气候,众壑应寡同。
缘萝石磊磊,喷壑泉濛濛。
遥洒洞庭雪,五月飞凉风。
伊昔礼明禋,望秩犹三公。
灵湫出云雨,有祷无不通。
离明舞朱雀,星纪专化工。
而我契冥漠,览眺殊未穷。
火黎记昔冢,圮剥今无踪。
营丘秘真图,孤魂竟谁从。
浮云鸟道没,白日长天空。
惟应吊虞舜,一啸苍梧东。
絓席湘水上,始观祝融峰。
何人奠炎服,植此金芙蓉。
下窥俯南极,仰攀接层穹。
昂昂五峰尊,同立元气中。
阴晴变气候,众壑应寡同。
缘萝石磊磊,喷壑泉濛濛。
遥洒洞庭雪,五月飞凉风。
伊昔礼明禋,望秩犹三公。
灵湫出云雨,有祷无不通。
离明舞朱雀,星纪专化工。
而我契冥漠,览眺殊未穷。
火黎记昔冢,圮剥今无踪。
营丘秘真图,孤魂竟谁从。
浮云鸟道没,白日长天空。
惟应吊虞舜,一啸苍梧东。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望衡岳》描绘了衡山祝融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传说。首句“絓席湘水上”以湘江为背景,引出对衡山的远望;“始观祝融峰”点出衡山主峰。接下来,诗人想象古人祭祀祝融,象征着火神的金芙蓉矗立山巅,俯瞰南极,仰接苍穹,显得崇高威严。
诗中通过“阴晴变气候”、“众壑应寡同”等描绘,展现了衡山气象万千的特点,以及“灵湫出云雨”的神秘力量。诗人感叹古代祭祀的盛况,如“伊昔礼明禋,望秩犹三公”,又提及祝融与星象的关系,象征着自然界的秩序。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火黎记昔冢,圮剥今无踪”,衡山的历史遗迹已难寻觅。他探寻衡山的神秘,但仍未尽兴,“览眺殊未穷”。最后,诗人将思绪转向虞舜,表达对先贤的追思,以“惟应吊虞舜,一啸苍梧东”收束全诗,寓含对历史和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衡山的壮丽与历史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