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这首明代张佥都的《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璀璨夺目的景象。"火树排虚上"形象地写出烟火如同火树般直冲云霄,照亮夜空;"银花入暗开"则形容烟花在黑暗中绽放,犹如银花盛开。诗人通过"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表达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和春意盎然,万家灯火映照着春色,充满喜庆气氛。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两句,诗人借月光和风中的梅花,增添了节日的诗意,暗示着时光如流水,转瞬即逝。最后以"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收尾,劝慰人们不必因欢庆而错过归家的良辰,寓意留住美好,带春光回家。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热闹,又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意味。
我尝持使节,几到于越城。
驻节访隐君,知有松坡名。
松坡不嗜进,雅重月旦评。
道义施一乡,济利良匪轻。
一经授佳器,卓卓蜚英声。
登科作师儒,能使斯道行。
乃知松坡德,流衍在后生。
兹已作古人,闻之欲沾缨。
鄱湖水已落,弋溪鸟空鸣。
欲养不可回,孝子难为情。
勖哉图显扬,终可慰九京。
芳春日和煦,乘骢远巡游。
品类遂生育,嘉景罗道周。
青山高插天,绿水深不流。
乔松与脩竹,岁寒君子俦。
纷纷李桃花,竞艳俱含羞。
触物感时叙,方寸恒多愁。
诛锄奸宄凶,一道风霜秋。
斯乃职分常,孰较劣与优。
所贵布德化,先解黎庶忧。
于焉起沈滞,于以伸冤幽。
惠此茕独民,而且扶善柔。
所行苟皆春,厥职斯无尤。
况嗟国步艰,切齿期复雠。
勤王无路归,空横济川舟。
写图警朝夕,黾勉追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