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惟书瑞,天台绝见妖。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日日听歌谣,区中尽祝尧。
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
史笔惟书瑞,天台绝见妖。
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
这是一首描绘太平盛世的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日日听歌谣”开篇,便展现了一种和谐而安宁的社会景象,人们每天都能听到欢乐的歌声,这在古代文学中通常象征着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接下来的“区中尽祝尧”,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这里的“祝尧”意指人们在社区中集会庆祝,祈求上天赐福,这种场景常见于古代农历新年或节令之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
而“虫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销”则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边塞安宁的画面。虫兽不为害,边疆民族也和谐相处,没有战争和侵扰,这在古代文学中是理想化的描述,象征着中央王朝的强大与统治之稳固。
“史笔惟书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太平盛世能够被历史所记载。这里的“史笔”指的是编写历史的书写工具,“惟书瑞”则意味着只记录美好的祥瑞之事,这反映出诗人对未来历史评价的期望。
紧接着的“天台绝见妖”可能是指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连妖魔鬼怪都不再出现,更不用说其他的灾难和异变。这里的“天台”可能是指一处高洁之地,或象征着最高权威所在地,“绝见妖”则强调了这种世界的纯净无邪。
最后两句“因令匹夫志,转欲事清朝”,诗人表达了普通百姓(匹夫)在这样的环境中都能产生高尚的情操,而愿意去追求更为清明与正直的事业。这里的“清朝”可能并不特指某个朝代,而是泛指一个政治清廉、光明正大的时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赞美,以及对历史记载中美好事迹的期待。
拍瓮春醅动。洞庭霜、压绿堆黄,林苞堪贡。
况有老人潭边菊,摇落赏心入梦。
数百岁、半来许中。
儿女牵衣团栾处,绕公公、愿献生申颂。
公性歰,待重风。人生一笑何时重。
奈今朝、有客无鱼,有鱼留冻。
何似尊前斑斓起,低唱浅斟齐奉。
也不待、烹龙炰凤。
此会明年知谁健,说边愁、望断先生宋。
醒最苦,醉聊共。
征衫春雨纵横,可曾湿得飞花透。
知君念我,溪南徙倚,谁家红袖。
藉草成眠,簪花倚醉,狂歌扶手。
叹故人何处,闻鹃堕泪,春去也、到家否。
说与东风情事,怕东风、似人眉皱。
乱山华屋,残邻废里,不堪回首。
寒食江村,牛羊丘陇,茅檐酤酒。
笑周秦来往,与谁同梦,说开元旧。
尝闻天台境,肉身往无从。
仁夫示此图,恍惚游其中。
应真一一若旧识,或踞怪石临飞淙。
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问法尤丰茸。
盆鱼鬐鬣等针粟,放去夭矫拿空濛。
山深无人地祇出,被服导从侔王公。
前驱鸷兽后夔魍,徐行殿以一瘦筇。
巉巉苍壁谡谡松,下有老宿眉雪浓。
石桥灭没云气断,似是鬼国非天宫。
层冰融结挟怒瀑,毒虺喷薄含腥风。
至人于此方入定,坏衲羃首枯株同。
等闲一坐六十劫,汝技有尽吾无穷。
书生往往谈性命,怵以祸福犹儿童。
倒持手版口劝进,对此宁不面发红。
我知龙眠笔外意,要与浊世针盲聋。
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
幻耶神耶两莫诘,与子持叩西山翁。
《题龙眠十八尊者》【宋·刘克庄】尝闻天台境,肉身往无从。仁夫示此图,恍惚游其中。应真一一若旧识,或踞怪石临飞淙。山鬼投牒何敬恭,天女问法尤丰茸。盆鱼鬐鬣等针粟,放去夭矫拿空濛。山深无人地祇出,被服导从侔王公。前驱鸷兽后夔魍,徐行殿以一瘦筇。巉巉苍壁谡谡松,下有老宿眉雪浓。石桥灭没云气断,似是鬼国非天宫。层冰融结挟怒瀑,毒虺喷薄含腥风。至人于此方入定,坏衲羃首枯株同。等闲一坐六十劫,汝技有尽吾无穷。书生往往谈性命,怵以祸福犹儿童。倒持手版口劝进,对此宁不面发红。我知龙眠笔外意,要与浊世针盲聋。退之云释善变幻,恺之谓画能神通。幻耶神耶两莫诘,与子持叩西山翁。
https://shici.929r.com/shici/bwxI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