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里,脉脉只悲秋。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人去也、断云还缺月,凉别袂,触乡愁。
相逢客路如南雁,欲寻旧梦问闲鸥。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
春去也、倡条和冶叶,人去也、断云还缺月,凉别袂,触乡愁。
相逢客路如南雁,欲寻旧梦问闲鸥。
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献创作的《最高楼·金眉老烟雨寻鸥图卷中有王定甫通政、陈实庵编修、蒋鹿潭大使、宗湘文郡守及眉老唱和词》中的片段。诗中以烟雨、秋意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怀旧的画面。诗人通过对“烟雨”、“风片”、“酒波”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借“绿杨”、“白头”、“采菱舟”等意象,表达了岁月沧桑和个人命运的变迁,以及对故人的怀念。
“百年身,千古事,一登楼”三句,直抒胸臆,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悠久。接下来,诗人通过“倡条”、“冶叶”、“断云”、“缺月”等意象,寓言了春光不再、人事已非的落寞,同时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相逢客路如南雁”一句,以南飞的大雁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而“欲寻旧梦问闲鸥”则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寻。
最后,“剩华年,与流水,两悠悠”以流水喻时间,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剩余生命的无奈和对流逝光阴的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谭献独特的艺术风格。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窅如晴云影,霭霭行青天。
飘如水风会,微澜起平川。
石崖前蔽亏,胜事惜未全。
吾将运真宰,疏凿成坦然。
结茅此山阿,长吟伴飞仙。
华灯明月光中,绮罗弦管春风路。
龙如骏马,车如流水,软红成雾。
太一池边,葆真宫里,玉楼珠树。
见飞琼伴侣,霓裳缥缈,星回眼、莲承步。
笑入彩云深处。更冥冥、一帘花雨。
金钿半落,宝钗斜坠,乘鸾归去。
醉失桃源,梦回蓬岛,满身风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万叠,鬓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