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偶逢人,问我牛何喘。
非关气未和,只是牛行远。
归路偶逢人,问我牛何喘。
非关气未和,只是牛行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牛图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乡村生活的温馨画面。在归途中偶遇的人询问牛为何喘息,诗人并未直接回答生理原因,而是巧妙地以“非关气未和,只是牛行远”来回应,既展现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流露出对生活细节的深刻体悟。
通过这句“只是牛行远”,我们仿佛能看到牧童在广阔的田野间驱赶着牛群,牛儿们或许因为长途跋涉而略显疲惫,但这种疲惫并非因身体不适,而是源于旅途的遥远与劳顿。这样的描述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了对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与敬意。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简单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学中注重情感表达与生活细节描写的特色。
小插藩篱护洲渚,当年手自种嘉树。
春风吹出玉珑璁,水面霏微喷香雾。
萧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为霜。
木奴欲献主人寿,一夜累累千颗黄。
紫蟹螯肥鲈脍好,酿就洞庭春色老。
苍头急走唤客来,翠勺金壶同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