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先生难可意,齧毡校尉久无朋。
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
漱石先生难可意,齧毡校尉久无朋。
应知客路愁无奈,故遣吟诗调李陵。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所作,属于五言绝句体裁。诗人通过这短短的四句话,表达了对朋友漱石先生的思念之情和自己旅途中的寂寞心情。
“漱石先生难可意”,这里的“漱石”是指当时的隐士、学者,如同后世所称的“高士”,而非特定人物。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先生的怀念,可能因为他的人品或学问令人敬佩,却又难以如愿地常见面。
“齧毡校尉久无朋”,“齧毡”形容军旅生活艰苦,古代士兵在战场上有时要用嘴咬紧马鞍皮(毡)来维持战斗。“校尉”是古代军中的低级将领或校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军中生活的不适应和孤独感,长时间没有知心朋友。
“应知客路愁无奈”,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忧愁和无奈,是因为漂泊异乡,内心充满了不易言说的苦楚。
“故遣吟诗调李陵”,为了排解这种孤寂之情,诗人选择吟咏古代边塞诗人李陵的作品,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哀思。李陵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也是一位诗人,以其边塞诗著称。
整首诗通过对漱石先生的怀念,自己在军旅生活中的孤独,以及吟咏古代边塞诗人的作品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更有通过文学艺术来抒发个人情怀的深刻意境。
清兴健篮舆,游迹随蜡屐。
一往寒烟生,其上列松柏。
空山落叶深,没尽青芝迹。
云是冷泉亭,清泉流白石。
泠泠绿玉寒,蔼蔼苍烟积。
碎作琉璃声,泻落石罅窄。
画屏青巉巉,倒影浸石壁。
缅怀香山翁,登临忆畴昔。
游者信如斯,美人一水隔。
濯罍盛冷云,扫叶烹玉液。
坐久万虑捐,茶烟具空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