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旦日蚀》
《元旦日蚀》全文
明 / 陆深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

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

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

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

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

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

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

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

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

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

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

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

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

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

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

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0)
鉴赏

这首诗《元旦日蚀》由明代诗人陆深创作,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日蚀这一自然现象,并融入了对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以“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起笔,将太阳比作众阳之宗,象征着自然界秩序的开始,引出对日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关注。接着,“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描述了日蚀发生时月亮遮蔽太阳的景象,用“孔丑”形容其破坏性,暗示了日蚀对人们心理和自然秩序的影响。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表达了人们对罕见日蚀现象的震惊与感慨。接下来,“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提到历史上类似事件,暗示日蚀可能预示着某种政治或社会的变化。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则表达了对君臣和谐、国家稳定的看法,认为即使遇到灾难,只要君臣一心,灾害也难以长久。随后,“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引用古代故事,赞扬宋公一句话就能改变天象,暗含对智慧与力量的颂扬。

诗中“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描绘了官员们为拯救日蚀而努力的情景,体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然而,“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的描述,讽刺了高层官员对民众疾苦的漠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等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日蚀过程中的视觉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等语句,表达了诗人对日蚀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认为这可能是上天对人类行为的一种警示。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日蚀的壮观景象,还蕴含了对历史、政治、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陆深
朝代:明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猜你喜欢

寄周澹岩幽居

径仄少人过,萧萧生薜萝。

青山当户远,黄叶闭门多。

阮籍惟宜酒,陶潜许放歌。

科头倚秋树,幽梦正婆娑。

(0)

晓发紫荆关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

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

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0)

过李氏东园

数椽茅屋栖城曲,门巷萧萧坠檐绿。

厨寒三日欲无烟,时有吟声出丛竹。

南邻华屋高入云,徵歌选舞日纷纷。

秋风一夕生堂侧,屋角乌啼不可闻。

(0)

和袁小午阁学还朝留别韵

忆从淮甸望如仙,宾从南楼散似烟。

橐笔重依长乐驿,题襟又送郁林船。

星辰曳履趋蓬岛,泥雪留诗纪辋川。

内召漫劳轻惜别,中朝侧席正求贤。

(0)

城上晚眺

屏翰雄三辅,川原贯八溪。

树扶双塔耸,云压万峰低。

废苑牛羊集,荒台鹳鹊啼。

钟声何处寺,幡影竹林西。

(0)

都门秋思示俞少轩解元兼寄戴鳌峰严缁生两同年

麝煤烧尽雁旧沈,回首邻园思不禁。

云里关山孤客梦,月中砧杵万家心。

生偏耐冷怜秋菊,倦即知还愧暮禽。

检点寒衣更惆怅,缁尘痕比去年深。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