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
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
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曙角散边声,重关俯杳冥。
雁群低砦墨,马色接天青。
日驭回西极,云开见北庭。
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
这首清代诗人周星誉的《晓发紫荆关》描绘了一幅清晨边关行旅图景。首句“曙角散边声”以号角声唤醒了边关的黎明,展现出边塞特有的雄浑与苍凉。接着,“重关俯杳冥”描绘了厚重的关隘俯瞰着远方的迷茫,给人以深邃而辽阔之感。
“雁群低砦墨”,通过雁群的形象,暗示季节更替和边关的冷寂,它们像墨色的点点在低空移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接下来,“马色接天青”则描绘了马匹的颜色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草原景象。
“日驭回西极”暗指太阳即将落山,时光流转,而“云开见北庭”则象征着前方道路的豁然开朗,北庭(可能指边疆地区)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寓意着旅程的继续和希望。
最后,“九京松柏树,萧飒不堪听”以松柏树的萧瑟声收尾,既烘托出边关的荒凉,也寓含了诗人对离别家乡、踏上征途的哀婉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边关晨景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思绪。
我昔居陇亩,荷锄事躬耕。
抱膝吟梁父,而遗十载名。
谷云遇长风,吹之入太清。
雨露承恩泽,日月回光荣。
衔环徒虚报,素餐空愧情。
朅来识夫子,卓荦南中英。
手握明月珠,鸿飞入冥冥。
禾黍满近畴,青山对前楹。
独坐阅遗编,心与前贤并。
大略陋章句,高谈鄙纵横。
兴来发商歌,金石扬遗声。
傅子怀巨川,谢公济苍生。
功成倘相见,携手凌蓬瀛。
郡侯轩子名东白,邀我题诗写胸臆。
自言曾客京华东,惯识东方五更色。
天上鸡人唱晓筹,青宫问寝当龙楼。
午门万户启金钥,宵衣圣主思嘉猷。
左右衣冠尽台辅,献纳论思出肝脯。
螭头不动香烟高,虾须渐捲晨光吐。
太学读书灯火深,承恩作簿花溪浔。
九重尧舜尚忧惕,承流宣化当劳心。
残月辉辉太白闪,鸡声三唱更五点。
夜如何其夜向晨,面视东方色容俨。
东方未白思明光,东方既白瞻扶桑。
有时颠倒衣与裳,簿书期会亦琴堂。
坡仙赤壁曾题赋,亦有当年东白句。
枕籍舟中何足论,岂似君家所扁之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