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安城答灵运诗·其四》
《于安城答灵运诗·其四》全文
南北朝 / 谢瞻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肇允虽同规,翻飞各异概。

迢递封畿外,窈窕承明内。

寻途之既暌,即理理已对。

丝路有恒悲,矧乃在吾爱。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谢瞻所作的《于安城答灵运诗(其四)》。诗中以“丝路”为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肇允虽同规,翻飞各异概。” 开篇两句,诗人以“丝路”起兴,虽然丝路的起点和终点相同,但行进的路径却各不相同,象征着人生道路虽有共通之处,但每个人的经历和命运却各有差异。

“迢递封畿外,窈窕承明内。” “迢递”形容路程遥远,“封畿”指京城周边地区,“承明”则指皇宫。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两种不同境地,一种是在远离京城的辽阔之地,一种是在皇宫之内,暗示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状态和追求。

“寻途之既暌,即理理已对。” “寻途”意为寻找道路,“睽”意为相隔,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坚持,即使道路相隔,也要遵循自己的道理,坚定前行。

“丝路有恒悲,矧乃在吾爱。” 最后两句,诗人将“丝路”的悲凉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深切关怀。“丝路有恒悲”意味着无论丝路如何延伸,都充满了离别和悲伤,而“矧乃在吾爱”则强调了这种悲凉不仅仅存在于远方,也深深植根于个人的情感世界之中。

整首诗通过“丝路”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在追求理想和爱情过程中的孤独与悲凉。谢瞻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谢瞻
朝代:南北朝   字:宣远   籍贯:南朝朱陈郡阳夏   生辰:约387—约421

(约387—约421)南朝朱陈郡阳夏人,字宣远。一曰名檐,字通远。善为文,辞采丰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俱有盛名。初为桓伟安西参军。宋时,为中书侍郎,以其弟谢晦权遇日重,惊骇惧祸,乃自请降黜,为豫章太守。遇疾卒。
猜你喜欢

初夏六首·其二

梅熟枇杷肥,山寒更衲衣。

爨童锄菜去,饥雀入厨飞。

湖海归来晚,亲朋乱后稀。

可容无定力,事事与心违。

(0)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

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

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

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0)

次韵方去言用予喜归韵见寄三首·其一

秋高亲见老崖来,险阻嵚崎付一杯。

万古悬知名不夜,九泉谁免骨为灰。

轻鸥熟与风波狎,劲柏宁资粪壤栽。

却笑诸儿浪生死,大都暮落枉朝开。

(0)

立夏明日行园无客五首·其二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芒屦犒僮人一緉,为耘恶草莫教青。

(0)

用韵送唐师善归九仙二首·其二

李长庚愿识荆州,马伏波今愧少游。

古道直能胶凤觜,官身焉取烂羊头。

苦心文字雕奇劂,遁世林峦擅僻幽。

鹤竹蜂花有家法,唐瓢更向外人求。

(0)

九月初四日大风雨近重阳无酒夜成二首·其二

秋霖欲洗庾公尘,不管楼头客恨新。

塞雁又为江左客,菊花曾识晋时人。

百年虚谷先生老,一纪严州太守贫。

几向客中度重九,苦无佳句答良辰。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