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古木寒流一两家”,以“古木”和“寒流”营造出一种深秋或初冬的清冷氛围,点明了环境的古老与自然的静谧。接着,“柴门昼掩待归鸦”一句,通过“昼掩”的柴门和等待归鸦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寂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归鸦的呼唤打破这份宁静。
“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想象着与朋友一同在落花满地的季节里,带着酒壶,漫步于山间小径,享受那份远离尘嚣的自在与快乐。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方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和哲思。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綵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