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老人笔如椽,落笔直欲拿云烟。
东亭右军不复见,龙跳虎卧谁争先。
姑溪六月汗流水,邂逅清风顿如洗。
他时问法到山前,应许神光得吾髓。
半山老人笔如椽,落笔直欲拿云烟。
东亭右军不复见,龙跳虎卧谁争先。
姑溪六月汗流水,邂逅清风顿如洗。
他时问法到山前,应许神光得吾髓。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走笔赠报宁老》。诗中以“半山老人”为喻,生动描绘了其文笔如椽,挥洒自如,直追云烟之境。诗人借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右军)之名,表达了对半山老人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接着,通过“龙跳虎卧”这一形象比喻,赞美了半山老人的书法风格独特,无人能及。
下半部分转而描述了环境与心境的转变。在姑溪六月炎热之时,偶遇清风,顿感心旷神怡,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将来有机会在山前求法时,能够得到半山老人的真传精髓。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半山老人艺术成就的赞叹,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盖材之生蟠错曲直,莫不有自然之质。
制器者因其质之自然,用其巧而不以巧自私,则巧存而器全,是之谓以天合天者欤。
今之杖有韵书所谓老人杖者,著横握焉,枘而胶之至密也。
然未几何,以杌而弃者恒十七八。
佥卫友竹刘君独能得成杖,时削而出之,人直以为枘之妙,而莫知得梓庆之道也。
吁,世之言工拙何如哉。
解秘书安卿得是杖,因古齐乃辍以见寄,把玩扶携,深惬病躯,作乐府破阵子谢之画道十分意巧,不知一段天成。
捉得山中独脚鬼,变作人间有尾丁。
奇哉见未曾。
说破何愁脱牡,把来真是持平。
得力最宜高处柱,行倦还堪立地凭。
衰年吾友生。
《破阵子 梓庆齐戒入山林,见成锯乃加削焉,》【元·刘敏中】,盖材之生蟠错曲直,莫不有自然之质。制器者因其质之自然,用其巧而不以巧自私,则巧存而器全,是之谓以天合天者欤。今之杖有韵书所谓老人杖者,著横握焉,枘而胶之至密也。然未几何,以杌而弃者恒十七八。佥卫友竹刘君独能得成杖,时削而出之,人直以为枘之妙,而莫知得梓庆之道也。吁,世之言工拙何如哉。解秘书安卿得是杖,因古齐乃辍以见寄,把玩扶携,深惬病躯,作乐府破阵子谢之画道十分意巧,不知一段天成。捉得山中独脚鬼,变作人间有尾丁。奇哉见未曾。说破何愁脱牡,把来真是持平。得力最宜高处柱,行倦还堪立地凭。衰年吾友生。
https://shici.929r.com/shici/uECfiUs7i.html
公子说春台,其光如水。
相对偏宜子瞻椅。
老父危坐,不觉耳闻心喜。
慨然都见许,情何已。
禅榻鬓丝,绳床乌几。
前辈风流要吾比。
绣江风月,鸥鹭已应知矣。
几时分付到,中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