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蒋颍叔赴熙州》
《送蒋颍叔赴熙州》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诗书谋帅得豪英,去拥洮河十万兵。

舒卷风云为号令,笑谈樽俎是功名。

胡尘不近弹筝峡,汉月长悬细柳营。

莫谓安边无上策,农桑千里见升平。

(0)
注释
诗书:指通过文化和教育选拔人才。
谋帅:策划和选拔将领。
豪英:英勇杰出的人才。
洮河:古代河流,此处代指边疆地区。
十万兵:大量军队。
舒卷风云:比喻指挥若定,号令如风云般变化自如。
樽俎:古代宴会上的酒器,此处代指军事会议或宴饮。
胡尘:指外族侵犯,这里指敌人的势力。
弹筝峡:地名,象征边防要塞。
汉月:借指汉族的领土或朝廷。
细柳营:古时军营,以纪律严明著称。
安边:安定边境。
无上策:最好的策略。
农桑:农业和蚕桑,象征民生富庶。
升平:太平盛世,社会安宁。
翻译
凭借诗书选拔出英勇的将领,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洮河驻扎。
他的号令如同风云变化,谈论战事和宴饮便是他的功业追求。
胡人不敢靠近有弹筝峡守护的地方,汉家的月亮永远照耀在细柳营中。
别以为安定边疆没有更好的策略,千里农田桑树繁茂象征着和平繁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范祖禹为好友蒋颍叔出征熙州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蒋颍叔以书生之才被任命为帅,率领大军驻守洮河的豪迈场景。他以风云为号令,谈笑间建立功业,展现出指挥若定的气概。诗人祝愿蒋颍叔的防区安宁,远离胡尘侵扰,如同弹筝峡的宁静,汉月高照的细柳营象征着军事稳固。最后,诗人强调农桑繁盛是一方升平的标志,表达了对蒋颍叟能够通过和平手段实现边境安定的期许。整首诗赞美了蒋颍叔的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寄寓了对边疆繁荣的愿景。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送寒岩归士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

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0)

寄华山司空侍郎二首·其二

非云非鹤不从容,谁敢轻量傲世踪。

紫殿几徵王佐业,青山未拆诏书封。

闲吟每待秋空月,早起长先野寺钟。

前古负材多为国,满怀经济欲何从。

(0)

不把渔竿

不把渔竿不灌园,策筇吟绕绿芜村。

得争野老眠云乐,倍感闽王与善恩。

鸟趁竹风穿静户,鱼吹烟浪喷晴轩。

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

(0)

题梁王旧园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0)

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

江海分飞二十春,重论前事不堪闻。

主忧臣辱谁非我,曲突徙薪唯有君。

金紫满身皆外物,雪霜垂领便离群。

鹤归华表望不尽,玉笥山头多白云。

(0)

邰村同司徒左文赵寿民司徒孔文司徒际周话旧

密戚忻相聚,香醪味独甘。

烧灯开斗室,设榻近书龛。

往事俱重述,行踪亦共谙。

为言居胜地,终日事幽探。

黄蕊当窗发,丹蘤绕户酣。

草痕同织翠,水色欲拖蓝。

耕凿时无失,林泉乐可耽。

仓庚飞熠耀,燕子语呢喃。

细雨童驱犊,薰风妇喂蚕。

荷锄遵广陌,倚杖瞰晴岚。

旷渺情何限,风尘客转惭。

良宵难再得,拄颊听清谈。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