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
《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古风

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著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午窗又为祟,长闭读书眼。

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ndèngmèngshòuzhǔ簿xuān
sòng / céng

biānbáiqiūduǎn

xiàngláishàishūzuòzhìbèinuǎn

dènghóukāi西xuānzǎoxiàzuǎnzuǎn

qiánshānyǐnbànguīchàngwàngzhīshǒubǎn

yōnglèitiānshēnshìliǎngguǎn

zhùbiāncánshēngyùnxiètáokǎn

tóngbǎimèngfēnbàn

chuāngyòuwèichóngchángshūyǎn

miǎnzhānchóngmíngshìhuǎn

zuòshīfēiwèijūnshíjǐngshūlǎn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
凄已短:形容秋天阳光短暂而凄凉。
晒书地:晾书的地方。
炙背:晒太阳取暖。
邓侯:诗人所指的人物。
纂纂:连续不断的样子。
半规:半圆的月亮。
怅望:惆怅地望着。
慵:懒散。
祖生:晋代名士祖逖,以勤勉著称。
运甓:搬砖,比喻勤劳。
铜壶:古代计时器。
祟:困扰,影响。
崇明德:崇尚美德。
警疏懒:警惕自己的懒惰。
翻译
羲和挥鞭赶着白马,秋天的阳光已显得短暂。
一直以来的晒书之地,想借此取暖晒背。
邓侯打开西边的窗户,在枣树下歌声不断。
眼前山峦只露出半轮,我惆怅地倚着手杖。
我的懒散仿佛天性使然,对世间琐事都不关心。
鞭策自己愧对祖逖的勤勉,无法像陶侃那样勤奋工作。
铜壶里的水滴一分一秒流逝,夜晚的梦境也被夺走一半。
午后的窗影再次作祟,我只能长久闭门读书。
我勉励自己崇尚美德,事情不能再拖延。
写这首诗并非为了你,其实是自警,提醒自己要勤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诗人以羲和驾驭白驹的神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短暂的景象,感叹时光易逝。他回忆起往日在晒书之地,想要借阳光取暖的情景,展现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时光的珍视。

邓侯开设的西轩,枣树下歌声悠扬,但诗人却因前山景色只能看到半圆,心中不禁惆怅,只能倚着手版远望。诗人自比懒散之人,感叹自己像上天赋予的慵懒,对世事不太关心。他以祖生自愧,未能如陶侃勤于政务,表达了对自己懈怠的自责。

铜壶滴漏,夜晚过去了一百刻,诗人梦中也被时间追赶,醒后又在午窗下读书,被时光催促。他深知提升品德之事刻不容缓,作诗不仅是为警醒他人,更是自省,提醒自己要克服懒惰,勤奋进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我激励和警醒的主题。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柳枝曲

朝垂金门雨,暮拂玉阑风。

飞絮高高去,枝叶在深宫。

(0)

次惠子及寄梅花韵

天平山下一枝梅,珍重山人远寄来。

还忆故园春烂漫,几株临水背城开。

(0)

送崇德州夏同知

慷慨持征节,雄谈思战尘。

有生皆帝力,无地不王臣。

为国丹心在,论功白发新。

他年忠义传,端合继前人。

(0)

三月望日偕曹广文游南园得多字

暮春适休暇,步游散烦疴。

复兹名园赏,为乐讵云多。

依丛爱繁绿,缘冶弄轻波。

景幽兴弥臻,虑澹神始和。

谁思遽旋归,夕曛在城阿。

永谐尘外踪,明晨复来过。

(0)

自述叠前韵二首·其二

能赋《子虚》有司马,不见邑宰无澹台。

绿嗔草力随风偃,丹爱葵心向日开。

稻过閒田鸿尽去,芹香旧垒燕还来。

丈夫能受孤遗托,唯有公孙活赵孩。

(0)

伤田家二首·其一

春祈秋报一年期,土谷神灵知未知。

昨日街头穹米价,三钱一斗定何时。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