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著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午窗又为祟,长闭读书眼。
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懒。
羲和鞭白驹,秋日凄已短。
向来晒书地,欲作炙背暖。
邓侯开西轩,枣下歌纂纂。
前山隐半规,怅望支手版。
我慵类天赋,身世两不管。
著鞭惭祖生,运甓谢陶侃。
铜壶一百刻,夜梦分去半。
午窗又为祟,长闭读书眼。
勉旃崇明德,已事不可缓。
作诗非为君,实自警疏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的《溆浦县邓梦授主簿惜日轩》。诗人以羲和驾驭白驹的神话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短暂的景象,感叹时光易逝。他回忆起往日在晒书之地,想要借阳光取暖的情景,展现出对温暖的渴望和对时光的珍视。
邓侯开设的西轩,枣树下歌声悠扬,但诗人却因前山景色只能看到半圆,心中不禁惆怅,只能倚着手版远望。诗人自比懒散之人,感叹自己像上天赋予的慵懒,对世事不太关心。他以祖生自愧,未能如陶侃勤于政务,表达了对自己懈怠的自责。
铜壶滴漏,夜晚过去了一百刻,诗人梦中也被时间追赶,醒后又在午窗下读书,被时光催促。他深知提升品德之事刻不容缓,作诗不仅是为警醒他人,更是自省,提醒自己要克服懒惰,勤奋进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自然景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以及自我激励和警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