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经翠辇过,神龙率职效灵多。
溥施甘雨回枯朽,尽使黎民乐太和。
圣制万年昭日月,奎星午夜烛山河。
巍巍圣德同天大,汉主徒为沛上歌。
此地曾经翠辇过,神龙率职效灵多。
溥施甘雨回枯朽,尽使黎民乐太和。
圣制万年昭日月,奎星午夜烛山河。
巍巍圣德同天大,汉主徒为沛上歌。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帝王功德的颂扬与崇敬之情。开篇“此地曾经翠辇过”,以“翠辇”象征帝王的尊贵与威严,点明了帝王曾经莅临此地的历史痕迹。接着,“神龙率职效灵多”,运用神龙象征吉祥与灵异,表达了在帝王的感召下,万物皆能响应,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溥施甘雨回枯朽”,“溥施”意为广泛施予,这里指帝王以仁政惠及苍生,如同甘霖滋润干涸的土地,使万物复苏。“尽使黎民乐太和”,进一步强调了帝王治下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圣制万年昭日月,奎星午夜烛山河”,通过“圣制”、“万年”、“日月”、“奎星”、“午夜”、“山河”等词汇,构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赞美帝王的英明统治如同日月之光普照大地,奎星指引方向,照亮山河,象征着帝王的功绩永垂不朽。
最后,“巍巍圣德同天大,汉主徒为沛上歌”,将帝王的圣德与天相比拟,赞美其功德无量,超越了历史上的汉主刘邦,表达了对帝王的崇高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帝王治国理政的高度评价和无限景仰。
虏帐冬住沙陀中,索羊织苇称行宫。
从官星散依冢阜,毡庐窟室欺霜风。
舂粱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
朝廷经略穷海宇,岁遗缯絮消顽凶。
我来致命适寒苦,积雪向日坚不融。
联翩岁旦有来使,屈指已复过奚封。
礼成即日卷庐帐,钓鱼射鹅沧海东。
秋山既罢复来此,往返岁岁如旋蓬。
弯弓射猎本天性,拱手朝会愁心胸。
甘心五饵堕吾术,势类畜鸟游樊笼。
祥符圣人会天意,至今燕赵常耕农。
尔曹饮食自谓得,岂识图霸先和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