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千世后,犹出峄阳传。
莫是留清角,何如对响泉。
月明中散曲,风淡伯牙弦。
岂但馀书卷,无非手泽年。
孤桐千世后,犹出峄阳传。
莫是留清角,何如对响泉。
月明中散曲,风淡伯牙弦。
岂但馀书卷,无非手泽年。
这首诗通过对古琴的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诗人以“孤桐”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古琴材质的珍贵与独特,桐木历经千年,依然保持着峄阳地区的传统特色,暗示了古琴悠久的历史传承。接着,“莫是留清角,何如对响泉”,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古琴音色纯净、悠扬的赞美,仿佛能与山泉共鸣,引人遐想。
“月明中散曲,风淡伯牙弦”,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古琴演奏时的美妙情境,月光下弹奏的曲子如同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与微风中的琴声相呼应,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这里暗含了对古代音乐家伯牙与知音子期故事的致敬,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岂但馀书卷,无非手泽年”,诗人将古琴与书籍并提,强调了古琴不仅承载着文字的知识,更蕴含着演奏者的手艺与情感岁月,每一根弦都记录着历史的痕迹,传递着文化的温度。这不仅是对古琴艺术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积淀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表达了对古琴艺术及其背后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之情。
北斗挂城阙,河汉东南流。
我友怅明发,驾言远行游。
玉节耀横轭,黄金饰马头。
悠悠涉河济,去去登旧丘。
前驱二千石,逢迎王与侯。
念子何当返,寒暑聿云周。
河梁临往路,顾念今人忧。
有酒不满觞,为我且复留。
匪无陌上交,其如道不谋。
眷言在同志,何以喻绸缪。
我闻列仙人,高举云中行。
游目陕四海,矫首跂太清。
翔鸾翊芝盖,白鹿骖华軨。
朝发玄都府,夕憩蓬莱城。高风吹玉■,倏忽遂上征。
九关敞朱户,双阙郁峥嵘。
云汉流前除,白榆夹道生。
羡门与赤松,含笑窥轩楹。
饮我玄霜液,餐我琪树英。
回观八纮内,万有如蠛蠓。
跳丸一何迅,过驹逝不停。
大年等天地,末路安足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