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子峰前树,逋仙句最工。
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
郑老惟书柿,崔郎只咏枫。
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
巾子峰前树,逋仙句最工。
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
郑老惟书柿,崔郎只咏枫。
山林正寂寞,备此作春红。
这首诗名为《乌桕树》,是元代诗人张翥所作。诗人以巾子峰前的乌桕树为题材,通过对比和引用前人诗句,展现了乌桕树的独特风貌。"逋仙句最工"一句,借指乌桕树可能曾被隐逸诗人逋仙(林逋)所赞赏,增添了诗意的历史感。
乌桕树在霜寺之外显得格外明亮,其叶子半落在石池之中,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画面感的秋景。诗人提及郑老和崔郎两位文人,他们分别以柿和枫为主题创作,而乌桕树则成为诗人眼中备受欢迎的春色点缀,尽管山林寂静,但乌桕的红叶却能带来一丝春天的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乌桕树的描绘,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对文学传统的敬意,以及对季节更迭、生命循环的感慨。
门无车马喧,径有松菊阴。
前窗面清泚,后户依嵚岑。
就使世俗工,犹足写幽深。
况今令尹贤,洞照先哲心。
出处异轨辙,丘壑同胸襟。
予知淡笔墨,良似无弦琴。
先生如明月,莹洁照古今。
形模或能写,光彩讵可临。
寥寥千古意,当向笔下寻。
人心去典午,朝柄归卯金。
岂无康济心,且赋归来吟。
天生卓荦姿,岂是甘山林。
当今急英贤,四海待商霖。
勉哉就功名,枯槁不足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