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虎白龙诗·其十二》
《金虎白龙诗·其十二》全文
唐 / 张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此物天生人不知,阴阳真气兑为离。

坎宫五世求名姓,认得黄芽作圣基。

(0)
翻译
这种事物自然生成,人们起初并不了解,
它蕴含着阴阳的真正气息,转化成了离卦的象征。
注释
此物:指代神秘的事物或概念。
天生:自然生成。
人不知:人们起初不了解。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对立面,代表正反、男女、天地等。
真气:指宇宙间的元气或生命力。
兑:八卦之一,象征沼泽或少女。
离:八卦之一,象征火或太阳。
坎宫:八卦之一,象征水或深渊。
五世:五代或连续五代。
求名姓:寻求自己的身份或名声。
黄芽:道教术语,指天地初开时的元气精华。
圣基:神圣的基础或根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果的作品,名为《金虎白龙诗》之十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探讨道家哲学和修炼思想的诗句。

"此物天生人不知,阴阳真气兑为离。" 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界中隐秘力量的认知与敬畏。在这里,“此物”指的是宇宙间未被人们所认识到的奥妙,“阴阳真气兑为离”则是讲述着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融与分离,这种描述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

"坎宫五世求名姓,认得黄芽作圣基。" 这两句诗则是在讨论修炼成仙的过程,“坎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内丹修炼中的某个层次或阶段,而“五世求名姓”则表明了修炼者对名份的追求和家族渊源的重要性。“认得黄芽作圣基”中“黄芽”应是指某种修炼的成果或者状态,这里被比喻为“圣基”,即达到了神圣或高尚的基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间修炼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生命以及精神世界深层次的思考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张果
朝代:唐   号:通玄先生   籍贯:唐

唐人。武则天时隐居恒州中条山,往来汾、晋间。尝自言生于尧丙子岁。武后使使召之,佯死不赴。开元中,玄宗好神仙方术之事,因遣使迎至京。欲以玉贞公主降之,大笑不奉诏。寻还山。号通玄先生。有《阴符经太无传》。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一六

岁寒之容,高岩雪松。清白之胸,冷月霜钟。

种田博饭,地藏之春农。明镜非台,黄梅之夜舂。

百草头上闲和尚,而今何处不相逢。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七

一见便见,临崖浒眼。一得永得,坐井观天。

(0)

酹江月/念奴娇.冬至与胡胎仙

因看斗柄,运周天、顿悟神仙妙诀。

一点真阳生坎位,点却离宫之缺。

造物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

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

先圣此日闭关,不通来往,皆为群生设。

物物□含生育意,正在子初亥末。

自古乾坤,这些离坎,日日无休歇。

如今识破,金乌飞入蟾窟。

(0)

芭蕉雨

雨过凉生藕叶。晚庭消尽暑,浑无热。

枕簟不胜香滑。争奈宝帐情生,金尊意惬。

玉人何处梦蝶。思一见冰雪。须写个帖儿、丁宁说。

试问道、肯来么,今夜小院无人,重楼有月。

(0)

南湖行二首·其二

东南溪水来何长,若耶清明宜靓妆。

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镜里。

春风来吹不生波,秀壁如奁四边起。

蒲芽荇蔓自相依,踯躅夭桃开满枝。

求群白鸟映沙去,接翼黄鹂穿树飞。

我坐荒城苦卑湿,春至花开曾未知。

荡桨如从武陵入,千花百草使人迷。

山回水转不知远,手中红螺岂须劝。

轻舟短楫此溪人,相要水上亦湔裙。

家住横塘散时晚,分明笑语隔溪闻。

(0)

百花堤

如玉水中沙,谁为北湖路?

久翳荒草根,未承青霞步。

我为发其枉,修营极幽趣。

发直而砥平,骅骝可驰鹜。

周以百花林,繁香泫清露。

间以绿杨阴,芳风转朝莫。

飞梁凭太虚,峣榭蹑烟雾。

直通高城颠,海岱归指顾。

为州乏长材,幸岁足粳稌。

与众饱而嬉,陶然无外慕。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