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族人同诸友问疾二首·其二》
《族人同诸友问疾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摩诘沉痾未易排,文殊一问失妖灾。

老夫何幸群贤集,倒屣出迎双眼开。

语造极时全愈了,病知客去即重来。

呼儿细拣新书策,体不佳时看一回。

(0)
注释
摩诘:王维的字。
沉痾:严重的疾病。
易排:容易消除。
文殊:佛教中的智慧菩萨。
失妖灾:解除灾难。
老夫:我(指王维)。
群贤集:众多贤才聚集。
倒屣:形容急忙出门迎接。
双眼开:满心欢喜。
语造极时:言语达到最高境界。
全愈了:病痛完全好了。
病知客去:病魔知道客人(指文殊菩萨)离去。
即重来:立刻又回来了。
呼儿:呼唤孩子。
细拣:仔细挑选。
新书策:新的书籍。
体不佳时:身体不适的时候。
看一回:翻阅一下。
翻译
王维深病难以消除,文殊菩萨一问却化解了灾难。
我这老头子何德何能,竟有这么多贤才聚在一起,我急忙出去迎接,满心欢喜。
当言语达到极致时,我的病仿佛完全好了,但我知道病魔会在我心情放松时卷土重来。
我叫孩子仔细挑选新的书籍,身体不适时翻阅几页以求安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族人同诸友问疾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亲朋好友关心询问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定平和的人生态度。

"摩诘沉痾未易排,文殊一问失妖灾。"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因病痛苦的状态,以及朋友的一番询问让他心中的烦恼烟消云散。这里的“摩诘”、“文殊”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疾病或症状,或者只是用来形容病痛的深重和难以排遣。“妖灾”则象征着病痛带来的精神折磨。

"老夫何幸群贤集,倒屣出迎双眼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们聚集在自己身边表示问候的深深感激之情,以及这种关怀让他心灵得到了慰藉。“倒屣”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急切地穿好鞋子去迎接朋友的场景,体现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语造极时全愈了,病知客去即重来。" 这两句则透露了一种乐观的情绪,即通过与友人的交流和沟通,诗人感受到了治愈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后又会回来看望自己的期待。

"呼儿细拣新书策,体不佳时看一回。" 最后的两句则转换了一下情境,表现了诗人在病中仍旧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即便是身体状况不佳,也愿意翻阅几页新的书籍或笔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象描写,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文学艺术在精神慰藉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其五

四海论交游,文场二十秋。

卷中生紫燄,镜里换霜头。

古寺邻宫月,寒淙响御沟。

高堂微启齿,销却几年忧。

(0)

送李东平二守

漕河东去泛仙舟,桂影婆娑月正秋。

燕誉不妨多乐事,风流□□振前脩。

(0)

送王季中北上谒选·其二

仍携何逊上皇州,处处江山有倡酬。

自是宦成诗亦就,永嘉今代出风流。

(0)

璋上人自新都还鹫峰汪司马伯玉尊之为大总持而以文及诗侑之余亦得四绝句·其一

新都司马病维摩,说法虽多法不多。

若使见时无一字,曼殊何处起风波。

(0)

戏题芹尚祠

不知前后表何因,袁盎名僧芹尚神。

翻恨佛门开忏悔,到来京洛有谗臣。

(0)

同州王先生赐绂依昙阳庵修西方业以俟师真盻蚃少子某迎之不可于其归也代先生送之·其一

阿翁非为远公留,为觅金篦净土游。

十万八千犹未是,可应西向忆同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