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岳中天起,高寒逼太阴。
峰峦积雪遍,松桧一冬深。
骑马愁仍滑,披衣行且吟。
朝来偶乘兴,惜未有招寻。
灵岳中天起,高寒逼太阴。
峰峦积雪遍,松桧一冬深。
骑马愁仍滑,披衣行且吟。
朝来偶乘兴,惜未有招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感慨。首句“灵岳中天起”以“灵岳”点出山之神韵,“中天起”则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挺拔,仿佛从天际升起一般。接着“高寒逼太阴”,进一步强调了山的高度和寒冷,与月球的阴冷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
“峰峦积雪遍,松桧一冬深”两句,通过“积雪”和“松桧”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冬季山间的静谧与纯净,也暗示了山的长久与永恒。积雪覆盖的峰峦,松树和桧树在严冬中依然挺立,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
“骑马愁仍滑,披衣行且吟”则将读者带入诗人的登山体验之中。诗人骑马登山,面对道路的湿滑感到忧虑,但同时也享受着行走的乐趣,披衣而行,边走边吟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朝来偶乘兴,惜未有招寻”表达了诗人偶然兴起登山的喜悦,同时流露出对未能邀请他人共享此景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
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那知篆鼎铭彝外,尚馀三丈浯溪石。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