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乱不成路,东行常有声。
荒山无鸟语,瘠土半驴耕。
乘月投茅店,浇愁唤麴生。
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
石乱不成路,东行常有声。
荒山无鸟语,瘠土半驴耕。
乘月投茅店,浇愁唤麴生。
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艰辛与孤寂。首句“石乱不成路”,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难以行走的情景;“东行常有声”,暗示了环境的荒凉,只有风声相伴。接着,“荒山无鸟语”进一步渲染了寂静和空旷,而“瘠土半驴耕”则展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以一匹瘦弱的驴子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反映出当地生活的贫困。
诗人夜晚投宿于茅店,借酒浇愁,唤来店主饮酒解闷,体现出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乘月投茅店”描绘出月光下的旅人形象,而“浇愁唤麴生”则流露出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怀念。最后,“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表达了诗人梦醒时分,听到更鼓声响起,乡愁更浓,揭示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人生感慨。
碧树清溪,孤亭外、汀沙纡曲。
闲家具、笔床茶灶,渔舠如屋。
湖上纶竿惟钓月,盘中鲈鲙全堆玉。
晓烟深、杨柳蘸晴波,村村绿。朝露泣,连畦菊。
细雨洒,垂檐竹。有青蓑可著,短衣非辱。
缩项鳊肥春水活,长腰米白江村足。
醉香醪、船系夕阳斜,眠方熟。
结庐营圃,记城西手泽、春风如故。
门绕赤阑桥外水,桑苧蕉林回互。
地迥烟霞,邻惟耕钓,苔草青无数。
清猿隔岭,夜窗还傍人语。
问取金谷荒凉,琴台镜槛,销却閒鸥鹭。
花落莺啼催梦觉,一片斜阳高树。
三径依然,孤松犹在,多少题诗处。
餐英筹酒,年时顿感霜露。
今年厄闰,误春芽消息。禁火烟寒雨空滴。
纵松声入鼎,蟹眼翻瓯,扶残醉、谁把绿尘分得。
西泠云窦外,枪粉无多,几树尖茸嫩先摘。
蒻叶拆重重,扑鼻悠扬,官字盏、乳花浮碧。
忆一骑、传来软尘飞,又十分冰蟾,单衣凉席。
晚凉吹遍蘋风,琼田一片浑无迹。
纷披冷艳,也浮青盖,未输朱莳。
弱腕波心,玲珑笑挽,粉香同滴。
待菱歌唱罢,呕哑载去,秋容淡,谁怜得。
烛下何郎寻觅。暗相形、胜伊钗泽。
鸳鸯睡起,翻憎翠鬣,还羞锦翼。
淡墨蒸烟,明绡溶水,画图岑寂。
任娉婷矜许,东风不嫁,倚银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