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规禅停云斋》
《规禅停云斋》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古风

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

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

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

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

平生与二子,嗜好用一律。

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

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嵂。

呵佛骂祖师,涂糊千五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īchántíngyúnzhāi
sòng / chénshīdào

jìngzhòngtiānréngōng殿diànsuísuǒshì

shǎoshìlǎoguīzhòngménzhēn

dàorénxiùcónglínmiàochūchán

shìshēnyúnsuíchùtóngjiàn

píngshēngèrshìhǎoyòng

zhùyuánduō

niánmáozuò

shīqiānbǎi

注释
净居:清净居住的地方。
众天人:众多天神和修行者。
少仕:年轻时做官。
老不归:年老未归故乡。
重门:重重门户。
榛棘:荆棘,象征困难。
道人:僧人。
丛林:深林。
禅寂:静修的禅定。
是身:这身体。
浮云:比喻无常。
二子:两个孩子。
一律:同样的规则。
复助缘:再次提供帮助。
语绮:华丽的语言。
多责:受到责备。
一把茅:一把茅草。
孤崒嵂:形容孤独且高峻的山峰。
呵佛骂祖师:对佛祖出言不逊。
涂糊:形容行为荒唐。
千五百:千百次。
翻译
洁净的住所住着众多天人,宫殿随着心意而变化无常。
年轻时出仕,年老后仍未归乡,重重门户被荆棘封锁。
僧人生活在深林之中,他们的智慧言语源于静修的禅定。
这身体就像浮云,无论何处都能自在存在。
一生与两个孩子,喜好都遵循同一准则。
我再次助缘,但言语华丽已受责备。
何时能有一把茅草,独自坐在那高峻的山岩上。
呵斥佛陀,辱骂祖师,这样的行为持续了千百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净居寺中的生活和心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寺庙环境的清静与超然,"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暗示了这里天人共处,宫殿般的禅房随心所欲。然而,这位修行者年轻时离开尘世,直到老去仍未回归,"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表达了他对于出世生活的坚守。

诗人赞美了道人的智慧与禅定,"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认为其言语深藏智慧,源自内心的宁静。他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随缘自在,"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表明修行者的心境如同浮云般无拘无束。

诗人提到自己与两位朋友有着相同的爱好,"平生与二子,嗜好用一律",这可能是指对佛法的共同追求。然而,他也自嘲自己的言辞华丽,"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暗示自己虽然助缘佛法,但过于华丽的语言可能并不符合修行的质朴本色。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将来能在此地建茅庐独居,"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嵂",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呵佛骂祖师,涂糊千五百"则可能是对传统佛教教条的挑战,象征着对真理的深入探索,不拘泥于形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喜刘臣向至即送其恬苍之游

闻君耕钓大江滨,十载心期托隐沦。

槛外风帆收楚蜀,梦中烟月隔梁陈。

逃名昔日因钩党,作赋经年未《逐贫》。

东海为予勤寄问,仙都宾客是何人。

(0)

军城早秋

西风猎猎臂鹰轻,不见平原雉兔横。

玉帐丁宁无一事,只须高起受降城。

(0)

感遇·其八

神龙无尺木,反为螾蚁陵。

芳兰生匝墙,亦随萧艾零。

小人甘龊龊,安知楹与莛。

黄钟奏铿戛,反谓虫鸟鸣。

神物不可侮,侮之见精灵。

君看百丈湫,怒蛟谁能罾。

(0)

和致一韵

若木宁忘拂,羲和底易倾。

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谁明。

野暮愁风色,湖寒断雁声。

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0)

梅惠连出家自黄州来住宝林庵赋赠

微官曾似南昌尉,一钵三年寄一峰。

却向青山成远别,独余黄面到相逢。

谩从出世歌衰凤,且与闲潭制毒龙。

回首楚云犹有忆,寒溪竹屋定时钟。

(0)

金陵怀古·其一

天涯旅况又逢冬,薄暮江风惨客容。

南渡君臣终逊位,东流波浪自朝宗。

干戈满眼人将老,丧乱经心酒不浓。

闻说楼船催伐木,何堪斧及六朝松。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