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染衣亭》
《染衣亭》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闻说郊居胜,新穿五亩池。

暗通山窈窕,深住碧涟漪。

惊起红鸂鶒,吹翻绿荔枝。

雨添衣色秀,波渡袜尘迟。

照眼谁重唾,临流自可诗。

水清鱼莫种,秋近荻须移。

剩欲添风月,何妨更渺瀰。

却怜韩吏部,埋瓮作痴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郊居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居住环境的自然之美与生活的闲适情趣。

首联“闻说郊居胜,新穿五亩池”,开篇点题,透露出对郊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新建池塘的喜悦之情。五亩之池,虽非广阔,但足以营造出一方静谧的天地,为居住者提供心灵的栖息之所。

颔联“暗通山窈窕,深住碧涟漪”进一步描绘了池塘周围的自然景观。山势蜿蜒,水波轻漾,一派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美感,更有心灵上的触动,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颈联“惊起红鸂鶒,吹翻绿荔枝”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池塘生态的丰富多样。红鸂鶒在水面掠过,激起层层涟漪;绿荔枝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生气。这些小动物和植物的存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鲜活,充满了生命力。

尾联“照眼谁重唾,临流自可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喜爱与创作的冲动。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不禁想要赋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自然之美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和创造力。

最后,“水清鱼莫种,秋近荻须移”则是对如何维护和利用这一片水域的思考。水清则不宜再种植鱼类,以免破坏生态平衡;随着季节的变化,还需适时调整周围的植被,以适应不同的生长需求。这既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细致入微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郊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其二

金谷园中堕绣裀,一枝憔悴可怜春。

但将酩酊酬高格,不与铅华作后尘。

(0)

伏暑经桐庐道中·其二

丹霄回首梦魂惊,避暑还催奏赋成。

沧池何处堪停跸,笑指荷花放舸行。

(0)

丹灶

偃月秘真诠,寒温无火候。

白鹤屡回旋,知为仙掌守。

(0)

送子与同次甫作·其二

手摘卷葹草,愿传双飞翼。

车轮千里遥,中心自不隔。

(0)

送李比部伯任使闽中

桂树丛中共酒杯,又逢持节故乡来。

金闺通籍三株秀,白社题诗八斗才。

离席暂因歌舞缓,王程争待简书催。

汉廷不为淮南事,愿播薰弦向九垓。

(0)

赵太史招游浮丘山·其一

委佩朝来出汉宫,暂将踪迹托冥鸿。

扫门曾识登龙客,采药今为负局翁。

岭外素琴随一鹤,斗间文剑化双虹。

周南不用嗟留滞,矫首燕台气郁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