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佩朝来出汉宫,暂将踪迹托冥鸿。
扫门曾识登龙客,采药今为负局翁。
岭外素琴随一鹤,斗间文剑化双虹。
周南不用嗟留滞,矫首燕台气郁葱。
委佩朝来出汉宫,暂将踪迹托冥鸿。
扫门曾识登龙客,采药今为负局翁。
岭外素琴随一鹤,斗间文剑化双虹。
周南不用嗟留滞,矫首燕台气郁葱。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赵太史招游浮丘山(其一)》描绘了一幅出尘归隐的画面。首句“委佩朝来出汉宫”,以汉宫象征繁华的尘世,意指主人公赵太史在清晨辞别俗世,带着失落的官印(委佩)踏上旅程。他将自己的行踪寄托于高飞的鸿雁,寓意着超脱世俗的追求。
“扫门曾识登龙客”回忆起过去与权贵交往的日子,而今“采药今为负局翁”,他选择归隐山林,过起了闲适的草药师生活。这里的“负局翁”形象,流露出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岭外素琴随一鹤”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悠扬的琴声伴随着仙鹤,展现出超脱尘世的逍遥。而“斗间文剑化双虹”则借剑的神话传说,暗示赵太史的才情如同剑光般耀眼,即使在山野之间也能绽放光芒。
最后,“周南不用嗟留滞,矫首燕台气郁葱”表达了诗人对赵太史的安慰,告诉他不必再感叹人生的停滞,抬头看那燕台(可能指京城)云气蒸腾,象征着前程似锦,暗含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赵太史的归隐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仕途浮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魏子手挽高丽弓,气满两石开青虹。
田郎亦自号猛手,谈笑弯弓自裹肘。
秋风系马古原下,合耦翩翩习步射。
眼中何有百步的,彊干惯使千年柘。
共惊二子手法利,突如流星中如树。
侧身仰视秋云开,飞鸟顾之不敢度。
壮哉二子气如虹,左挥右霍真两雄。
燕山秋高太白动,寒日猎猎吹胡风。
前时出军大同垒,红缨白马多乳子。
柔丝斗弩不解持,吹竽之滥诚可嗤。
彼乳子者何足道,可惜王师直为老。
吁嗟田魏二子真雄才,高坛大纛何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