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氏春边客,曾无赠妇篇。
风流惟举案,留与后人传。
皋氏春边客,曾无赠妇篇。
风流惟举案,留与后人传。
这首诗通过“皋氏春边客”这一形象,描绘了一位在春天边上的客人,似乎在感叹或怀念着什么。诗中提到“曾无赠妇篇”,可能是在感慨这位客人并未留下对妻子的深情之作,或是暗示这位客人并未得到妻子的回应或陪伴。接着,“风流惟举案”一句,引用了孟光为丈夫举案齐眉的典故,表达了一种对忠诚和相敬如宾的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最后,“留与后人传”则强调了这种美好情感和行为应当被铭记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真挚情感和理想婚姻状态的向往与颂扬,同时也体现了对美好传统美德的传承与推崇。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
天行乘玉辇,飞燕与君同。
别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
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