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如此且深登,等一逍遥鴳与鹏。
只作住庵看便了,华阳衔亦不须称。
有山如此且深登,等一逍遥鴳与鹏。
只作住庵看便了,华阳衔亦不须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有山如此且深登,等一逍遥鴳与鹏",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山峰的向往,以及希望像仙鹤、巨鹏一样自由自在。在"只作住庵看便了,华阳衔亦不须称"中,诗人表明只要能在这座庵中定居,就心满意足了,不需要再提及华阳之美。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然,以及对自然山水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流露出一股超脱红尘、与大自然合一的清高之情。
高词弃浮靡,贞行表乡闾。
未真南宫拜,聊偃东山居。
大藩本多事,日与文章疏。
每一睹之子,高咏遂起予。
宵昼方连燕,烦吝亦顿祛。
格言雅诲阙,善谑矜数馀。
久局思游旷,穷惨遇阳舒。
虎丘惬登眺,吴门怅踌躇。
方此恋携手,岂云还旧墟。
告诸吴子弟,文学为何如。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卧阁枉芳藻,览旨怅秋晨。
守郡犹羁寓,无以慰嘉宾。
野旷归云尽,天清晓露新。
池荷凉已至,窗梧落渐频。
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
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
髦士久台阁,中路一漂沦。
归当列盛朝,岂念卧淮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