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怜贞白重寒芳,不把双眉斗画长。
云雨合归何处去,海天愁思正茫茫。
我怜贞白重寒芳,不把双眉斗画长。
云雨合归何处去,海天愁思正茫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的《悼亡二十五首》中的第十九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我怜贞白重寒芳”,诗人以“贞白”象征逝者纯洁高雅的品质,而“寒芳”则暗示了逝者的离世如同冬日里的花朵,虽美却短暂,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美好品质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次句“不把双眉斗画长”,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似乎在说:为何不再见逝者那双曾经生动的眉毛,为何不能再为她画上长长的眉毛?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再见的遗憾与思念。
第三句“云雨合归何处去”,借用了古代神话中云雨相会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灵魂去向的疑问与忧虑,暗示了诗人对逝者命运的关切与不舍。
最后一句“海天愁思正茫茫”,以广阔的海天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无边无际的愁绪与茫然,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逝者离去时内心的沉重与无助,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思,以及面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