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园池乐寿康,抚存松菊未为荒。
斛租不及胡椒数,樊圃何如步障长。
静里谩看猿弄臂,闲中时听鹤鸣吭。
山林阴密宜藏拙,家有园池乐寿康。
家有园池乐寿康,抚存松菊未为荒。
斛租不及胡椒数,樊圃何如步障长。
静里谩看猿弄臂,闲中时听鹤鸣吭。
山林阴密宜藏拙,家有园池乐寿康。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充满自然之美的生活画卷。诗人以“家有园池乐寿康”开篇,直接点明了生活的幸福与长寿的主题。接着,“抚存松菊未为荒”一句,通过抚育松菊,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园池的精心维护,并非荒废,而是生机勃勃。
“斛租不及胡椒数,樊圃何如步障长”两句,对比了园中作物与外界的经济价值,以及园池的广阔与步障(可能指遮挡视线的屏障)的长度,强调了园池的丰富与美好,超出了物质的简单衡量,体现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
“静里谩看猿弄臂,闲中时听鹤鸣吭”则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自然景象,猿猴在树间嬉戏,鹤在空中鸣叫,动静结合,展现了园池的生动与和谐。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与听觉的美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山林阴密宜藏拙,家有园池乐寿康”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山林的阴凉与密布,适宜隐藏拙朴,象征着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享受生活的乐趣与长寿。整首诗通过对园池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吾闻永嘉朱孺子,幼慕玄真王道士。
鍊药冥栖大若岩,日服丹砂学冲举。
时从绝岭斸黄精,饵之十年道不成。
偶来溪边见二犬,奇形异状忽心惊。
追踪逐影何恍惚,枸杞根深下盘屈。
乃知此物鲜通灵,采食应能致仙术。
斩根净洗清溪流,宝鼎温温瑞气浮。
煮来三夕火不绝,味若崖蜜倾金瓯。
孺子饮之惊且悟,便觉胸怀洒甘露。
清风两腋肌骨轻,白日飞腾入云去。
玄真引领慕升仙,西陶山中自长年。
山人往往寻踪迹,出没隐显随风烟。
君家业医今几世,活人功多人感惠。
何用当年枸杞根,满林红杏皆春意。
忆昨家居时,种梅绕书屋。
岁寒绽佳花,满林散芬馥。
玉肌耀彩云,缟袂承朝旭。
把卷时相亲,巡檐看不足。
一朝上蓬菜,幽赏更难复。
耿耿怀不忘,梦寐在林谷。
偶然披画图,览玩增踯躅。
维子爱重之,结交谊尤笃。
无为媚冶容,汨没随流俗。
脩洁慎自持,于以保贞独。
挂冠倘可期,吾将返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