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黔江三瑞》
《黔江三瑞》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民安政善实相宜,和气蒸祥正此时。

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

自昔中牟誇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李时勉对地方治理与自然祥瑞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首句“民安政善实相宜”,开篇即点明了政治清明与民众安宁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对于百姓福祉的重要性。接着,“和气蒸祥正此时”一句,以和煦之气象征着当前社会氛围的和谐与祥和,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吉祥之事应运而生。

“瑞麦两岐真可羡,嘉瓜并蒂亦何奇”两句,通过描述罕见的瑞麦双穗和并蒂莲花,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奇迹和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丰收与繁荣。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惊奇与喜悦,也暗含了对地方治理成效的肯定,认为良好的政治环境能够促进自然界的和谐与繁荣。

“更看白燕离群出,为显清名与世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白燕这一形象,象征着清廉官员的品质与行为,他们如同白燕一般,远离尘嚣,追求清名,为世人所知。这不仅是对个别官员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是对整个官僚体系中清正廉洁风气的推崇。

最后,“自昔中牟誇异政,由来循吏每如斯”两句,引用历史典故,将地方治理的优秀传统与当前的治理实践相连接,强调了遵循古代贤良官吏的治政之道,是实现地方安定与繁荣的关键。这里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尊重,也是对未来治理模式的一种期许,希望当代官员能够继承并发扬古代循吏的优良传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祥瑞景象和对地方治理的正面评价,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清廉官员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高阳台.题百蝶图

翅软如绵,腰纤似玉,看他妩媚难禁。

两两三三,飞来偷入花阴。

香闺午倦抛书卷,把滕王、图画重寻。

倚晴窗、搦管裁笺,点粉涂金。

笑余亦有丹青癖,记曾描百蝶,未遇知音。

欲觅芳踪,那堪梦杳青琳。

葛衣又逐东风化,捲湘帘、闲煞金针。

喜今朝,粉本携来,许我抚临。

(0)

十六字令.病耳遣闷

眠。愁病昏昏过伏天。秋又到,还是厌闻蝉。

(0)

浪淘沙.寄外

微雨打扁舟。天气初秋。最难为客五更头。

回首家园何处也,梦绕秦楼。倚枕听江流。

雁唳芦洲。离情如水几时休。

谁似鸳鸯沧海上,不解离愁。

(0)

长亭怨慢.题帝女花院本

问何事,兴亡重谱。为惜琼花,惨遭风雨。

几点残山,倩谁来画旧眉妩。

杜鹃啼苦,家国恨,从头数。

缺陷总难偿,合付与、伤心人补。三五。

算年华草草,并向乱离中度。

匆匆去也,数不到、旧时宫树。倩絮影、替写愁痕。

又生怕、斜阳无主。只一缕情丝,还被犀帘钩住。

(0)

忆萝月.记正月二十八日

去年今日。云压天凄切。杨柳条条桥畔折。

死别生离片刻。从今短簿无缘。空闺月冷霜寒。

谁遣辰钟敲醒,一场春梦难圆。

(0)

忆旧游.见五湖鱼庄图题词

指湖光一抹,峦翠双螺,飘渺堪寻。

天末迷离影,剩浓云拥絮,隔断烟岑。

卜居水竹何处,遐想碧波深。

便画出巢痕,访来诗境,煞费仙心。沉吟。

故乡路,叹树杪斜阳,误了归禽。

蓦向图中见,有鸥眠远渚,鹭立寒浔。

渔庄似此清剧,未许点尘侵。

试卷上疏帘,西山爽气凉到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