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
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
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
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悼念徐用仪、袁昶、许庚身三位贤士。盛宣怀通过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暗含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反思与批判。
上联“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力争”描绘了在国家大事面前,几位贤士勇于站出来,据理力争的情景。这里的“数子”指的就是徐用仪、袁昶、许庚身三人,他们不畏艰难,敢于发声,体现了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下联“使知我国达官,大有人在”则进一步强调,在我国的官员中,确实不乏像这三位贤士一样,具有高洁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肯定,也是对当时官场的一种期待,希望更多如他们一般的人能涌现出来,为国效力。
后半部分“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褒恤”转而描述了在悲痛平息之后,朝廷颁布了几道褒奖和抚恤的诏书。这里“痛定”二字,既指对逝者的哀痛之情已有所缓解,也暗含了对逝者贡献的认可。通过这些诏书,朝廷表达了对逝者的敬意和对其家属的关怀,同时也彰显了朝廷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重视。
最后,“可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一句,以“朝衣东市”比喻朝廷对忠臣的表彰和纪念,暗示这种行为并非出于偶然或权宜之计,而是出自于朝廷的真心和对国家利益的长远考虑。这句话表达了盛宣怀对于朝廷能够正视并表彰忠臣的欣慰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于未来政治清明的期望。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一份对逝者的哀悼,更蕴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政治状况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