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兰徒佩芳,种菊徒采英。
饘粥苟不继,不如学躬耕。
荷锄出东皋,布谷方有声。
好雨以时至,春水昨夜生。
井井畎亩界,油油禾黍平。
吾志在一饱,匪冀仓箱盈。
南阳迟诸葛,谷口寻子真。
翻嫌沮溺辈,后世知其名。
滋兰徒佩芳,种菊徒采英。
饘粥苟不继,不如学躬耕。
荷锄出东皋,布谷方有声。
好雨以时至,春水昨夜生。
井井畎亩界,油油禾黍平。
吾志在一饱,匪冀仓箱盈。
南阳迟诸葛,谷口寻子真。
翻嫌沮溺辈,后世知其名。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杂咏十首(其三)学稼》描绘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选择和理想。他认识到种植兰花虽有芬芳,采摘菊花虽有高洁,但如果无法保证基本的粮食供给,还是选择躬耕自足更为实际。诗人扛着锄头走在东边的田间,布谷鸟的鸣叫提醒着季节的变换。适时的好雨滋润了田野,春水盈满,田地井然有序,庄稼生长繁茂。他的目标仅是温饱,而非追求仓库丰盈。
诗人以诸葛亮和子真为榜样,他们选择隐居田园,不求显达,宁愿过简单的生活,不愿与沮溺那样的人同流合污。诗人表达了对这种淡泊名利、躬身农事生活的向往,希望后世能理解并记住他们的选择和名字。整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
溪尽停蛮棹,旗张卓翠苔。
柳村穿窈窕,松涧渡喧豗。
等级云峰峻,宽平洞府开。
拂天闻笑语,特地见楼台。
泉嫩黄金涌,牙香紫璧裁。
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
舞袖岚侵涧,歌声谷答回。
磬音藏叶鸟,雪艳照潭梅。
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
树阴香作帐,花径落成堆。
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
重游难自尅,俛首入尘埃。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沈。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绕绕最伤心。
膏沐芳馀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