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移舟步步新,东风催棹莫频频。
临江揖岫如迎我,过涘巅崖欲压人。
艰阻亦疑天设险,雄争颇觉地相嗔。
何谁貌得行边景,却为羚羊峡写真。
步步移舟步步新,东风催棹莫频频。
临江揖岫如迎我,过涘巅崖欲压人。
艰阻亦疑天设险,雄争颇觉地相嗔。
何谁貌得行边景,却为羚羊峡写真。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羚羊峡》以羚羊峡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乘舟沿江而行的独特体验。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变化。
首句“步步移舟步步新”,描绘了舟行于水,每一步都带来新的风景,暗示了旅程的不断发现与惊喜。接着,“东风催棹莫频频”一句,既指出了风力对行船的影响,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顺应。
“临江揖岫如迎我,过涘巅崖欲压人”两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山峦和悬崖人格化,前者仿佛在迎接诗人,后者则似乎要压迫诗人,形象地展示了峡谷的险峻与壮观。
“艰阻亦疑天设险,雄争颇觉地相嗔”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羚羊峡的险恶地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地形地貌形成的思考。
最后,“何谁貌得行边景,却为羚羊峡写真”一句,点明了诗人的感慨:即便是最出色的画家也无法完全捕捉到行进途中所见的美景,只能通过诗歌来为羚羊峡留下真实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羚羊峡独特风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旅行体验的深刻感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