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戌小除示澹书记》
《戊戌小除示澹书记》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我年五十一,适汝四十五。

面目各老大,法身无遮护。

七年小除夕,喜共今年度。

缘聚且有时,况复无上道。

道在忧弥深,空忧愧无补。

爱尔性忱挚,惧尔性疏稿。

我归自栖贤,晤别犹草草。

臷庵一月谈,投机恨不蚤。

屈曲有深言,直捷无行路。

暗明绝暗明,回互不回互。

十地岂其俦,万法从兹扫。

一喝双耳聋,一蹋全身倒。

释子非百丈,山僧非马祖。

荷担莫迟回,须记四十五。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背景,通过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对话,探讨了生命、修行、觉悟等深刻的人生议题。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修行的深入思考。

首句“我年五十一,适汝四十五”,诗人以自己的年龄与友人的年龄相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接着,“面目各老大,法身无遮护”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外貌会逐渐衰老,但内心的法身(即精神本质)却不受岁月影响,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重要性。

“七年小除夕,喜共今年度”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新的一年里相聚的喜悦,虽然只是短暂的相聚,但能共同度过,对于彼此来说都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道在忧弥深,空忧愧无补”体现了诗人对修行道路上困难和挑战的深刻理解,即使心中充满忧虑,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强调了实际行动的重要性而非空想。

“爱尔性忱挚,惧尔性疏稿”是对友人性情的评价,诗人欣赏友人真诚的情感,同时也担心其在修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疏忽或不足。

“我归自栖贤,晤别犹草草”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匆忙,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不舍。

“臷庵一月谈,投机恨不蚤”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深入交流的渴望,遗憾未能更早地进行这样的对话。

“屈曲有深言,直捷无行路”意味着在修行之路上,有时需要曲折迂回地探索,而有时则需要直接、简洁地表达,两者各有其价值和必要性。

“暗明绝暗明,回互不回互”强调了在修行过程中,要超越表面的明暗,达到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同时也要避免机械地重复过去的经验。

“十地岂其俦,万法从兹扫”表达了对修行境界的追求,认为只有达到极高的层次,才能彻底清除一切杂念和障碍。

“一喝双耳聋,一蹋全身倒”是禅宗中的比喻,意指通过某种激进的修行方式,使心灵得到彻底的净化和觉醒。

“释子非百丈,山僧非马祖”表明诗人并不将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禅师相提并论,而是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之路。

最后,“荷担莫迟回,须记四十五”鼓励友人勇往直前,不要拖延,记住彼此相遇的时刻,寓意着在修行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友情、修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激励。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其九

水满方塘盖锦萍,软风高下飏蜻蜓。

清宵雨歇蛙声急,却忆湖湘草色青。

(0)

暮春道中见桃花尚开

马穿新绿过园林,已恨秾芳误赏心。

犹有小桃花未落,独留馀艳到春深。

(0)

荥阳道中九首·其四

河水南边广武山,山头簇簇故城閒。

徘徊不尽千年事,秋草秋花驻马看。

(0)

登平陆城楼四首·其一

独倚危楼日向西,洪河风起浪高低。

中条北去无多路,回首乡关路不迷。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九

两堤草色绿无际,五月草虫声已清。

自是天机能动物,舟中闻此倍多情。

(0)

舟中杂兴柬韩克和刘自牧王尚文宋广文十八首·其五

波光到底见星辰,中夜行舟月色新。

睡觉水村鸡已唱,云帆清晓过天津。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