鴳篱无高鸟,牛涔无巨鳞。
物大会有合,浅小安足陈。
藤萝附松柏,缴绕固其真。
桃李虽不言,吐华自阳春。
齐虏事口舌,秦人如鬼神。
末路多此比,龙蛇贵存身。
鴳篱无高鸟,牛涔无巨鳞。
物大会有合,浅小安足陈。
藤萝附松柏,缴绕固其真。
桃李虽不言,吐华自阳春。
齐虏事口舌,秦人如鬼神。
末路多此比,龙蛇贵存身。
这首明代诗人石宝的《杂诗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事的对比画面。首句“鴳篱无高鸟,牛涔无巨鳞”以麻雀之篱笆比喻低微的环境,暗示了缺乏显赫人物或机会。接下来,“物大会有合,浅小安足陈”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其适处,即使微小也不应被忽视。
“藤萝附松柏,缴绕固其真”运用藤蔓缠绕松柏的形象,象征坚韧与依附的力量,暗示了顺应自然和寻求庇护的重要性。接下来,“桃李虽不言,吐华自阳春”借桃李在春天开花,寓意默默无闻者也能在适当的时候展现才华。
最后四句,“齐虏事口舌,秦人如鬼神”暗指政治斗争中的狡猾与欺诈,而“末路多此比,龙蛇贵存身”则告诫人们在险恶环境中要像龙蛇那样善于隐藏,保全自身。整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处世哲学。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贫交相爱果无疑,共向人间听直词。
从古以来何限枉,惭知暗室不曾欺。
春风旅馆长庭芜,俯首低眉一老夫。
已对铁冠穷事本,不知廷尉念冤无。
暮角发高城,情人坐中起。
临觞不及醉,分散秋风里。
虽有明日期,离心若千里。
前欢反惆怅,后会还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终宴喜。
羁游复牵役,皆去重湖水。
早晚泛归舟,吾从数君子。
泷水天际来,鼻山地中坼。
盘涡几十处,叠溜皆千尺。
直写卷沈沙,惊翻冲绝壁。
淙淙振崖谷,汹汹竟朝夕。
人语不自闻,日光乱相射。
舣舟始摇漾,举棹旋奔激。
既下同建瓴,半空方避石。
前危苦未尽,后险何其迫。
倏闪疾风雷,苍皇荡魂魄。
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远想欲回轩,岂兹还泛鹢。
云涯多候馆,努力勤登历。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
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
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