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深处诗》
《竹深处诗》全文
元 / 黄仲瑶   形式: 古风

乐彼数亩园,青青万竿竹。

中有读书人,开轩伴幽独。

轩前轻阴埽不开,轩后繁声疑雨来。

春风淡荡拂翠羽,白露泠泠生莓苔。

入窗无尘从不埽,吐蓐在地琼花老。

夜深对月任光微,昼永乘风觉凉好。

有时早起坐石床,口中吹笙鹅管长。

有时枕书卧轩中,清兴窅入蓬莱宫。

蓬莱宫阙几千里,红尘不到看书几。

彩鸾紫凤情翩翩,一段清光照流水。

昨日我来造竹下,主人开门笑相迓。

山肴满盘酒满壶,醉歌一曲为君谢。

岂不见园中桃,又不见道旁柳,昔日媚春华,今日成衰朽!

何如此君含彩故青青,独向轩楹托根久。

劝君更种松与梅,岁寒清绝成三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竹园中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园的静谧与生机,以及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首句“乐彼数亩园,青青万竿竹”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园的喜爱之情。接着,“中有读书人,开轩伴幽独”点明了园中主人的身份——一位喜爱读书、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他选择与竹林相伴,享受这份孤独中的自在与自由。

“轩前轻阴埽不开,轩后繁声疑雨来”描绘了竹园内的环境,轻柔的云雾和远处仿佛雨声的嘈杂,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春风拂过竹叶,带来淡淡的香气;白露在竹叶上凝结,形成晶莹剔透的露珠,增添了几分清新的气息。

“入窗无尘从不埽,吐蓐在地琼花老”进一步展示了竹园的纯净与自然之美,窗户上没有灰尘,地上的露珠仿佛是珍贵的琼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却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美丽。

“夜深对月任光微,昼永乘风觉凉好”则描绘了夜晚与白天的不同景象,夜晚,月光如水,微光洒落,白天,则是乘着微风,感受清凉与舒适。这种对时间的细腻感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有时早起坐石床,口中吹笙鹅管长。有时枕书卧轩中,清兴窅入蓬莱宫”描述了隐士日常生活的两个场景:清晨在石床上吹奏长笛,夜晚则在轩中阅读,心灵仿佛遨游于仙境之中。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蓬莱宫阙几千里,红尘不到看书几”将隐士的生活与外界的繁华形成对比,强调了他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接下来的“彩鸾紫凤情翩翩,一段清光照流水”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隐士内心的纯净与美好,如同清澈的流水一般,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最后,“昨日我来造竹下,主人开门笑相迓。山肴满盘酒满壶,醉歌一曲为君谢”通过一次访客的经历,展现了隐士的热情好客与生活情趣。通过与访客共享美食美酒,共同歌唱,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与生活的乐趣。

“岂不见园中桃,又不见道旁柳,昔日媚春华,今日成衰朽!”诗人通过对比园中桃树与道旁柳树的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隐士对永恒不变的精神追求。

“何如此君含彩故青青,独向轩楹托根久。劝君更种松与梅,岁寒清绝成三友。”诗人在此呼吁,像竹子一样保持本色,坚韧不拔,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象征着高洁的品质与坚韧的精神。这不仅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隐士生活态度的肯定与鼓励。

整首诗通过对竹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黄仲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僧舍

山北山南细路分,松花含雨落纷纷。

道人汲井归茅舍,一带青烟染白云。

(0)

感遇·其四

人心如云雨,翻覆忽须臾。

素丝变其色,安能复其初。

哑哑群飞鸟,集我田中庐。

雌雄竟莫辨,泣涕空欷歔。

(0)

感遇·其一

北风何惨裂,吹折松与柏。

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

天地将穷闭,圣贤徒叹息。

黄虞邈难逮,行矣西山客。

(0)

游猎图二首·其一

金弹横捎玉勒飞,乘閒日日放鹰归。

将军总爱非时猎,原野如今雉兔稀。

(0)

问月图

小山孤坐月来时,举酒长歌问月诗。

采石江头自圆缺,更无一语应前词。

(0)

仙女图二首·其二

蕊珠经罢玉香消,白鹤来时树影摇。

环佩一声人不见,满天风露月中霄。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