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
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
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
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
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
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
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
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
迁史虽犹缺,邕碑亦孔昭。
咨予无健笔,魂去若为招。
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
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
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
尽言醒众聩,独立耸清标。
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
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
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
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
迁史虽犹缺,邕碑亦孔昭。
咨予无健笔,魂去若为招。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斯得对天台侍郎黄公的赞颂之作。诗中表达了对黄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感慨。首联“昔纂宁宗纪,名臣叹寂寥”回顾了黄公在编纂历史时的贡献,感叹其身后名声的冷落。接着,“钜奸方枋国,多士谩盈朝”暗指朝廷中奸佞当道,贤良之士显得孤独。
“快读黄公传,如闻舜代韶”赞美黄公的品德如同古代圣君舜的音乐般动人,他的言论能唤醒众人。黄公公正无私,敢于直言,“辨枉全张猛,持身简竖刁”,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生活态度。然而,“要途方凛凛,归梦已摇摇”又透露出黄公在仕途上的艰难与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疏广还家勇,羲之入海遥”借疏广辞官归乡和王羲之隐居的典故,描绘黄公的决绝与淡泊。尾联“寒花矜晚节,老桧傲霜朝”以寒冬中的花朵和傲霜的老桧象征黄公的坚韧品格,即使身处逆境,仍坚守节操。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才力不足,无法充分表达黄公的伟大,表达了对黄公深深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一位杰出人物的深情缅怀。
破腊春未融,土膏寒不发。
数声鸣条风,一夜洒窗雪。
开轩万物晓,落势良未歇。
铿铿青琅玕,阅此岁凛冽。
摧埋头抢地,意气终自洁。
君子谓此君,全身斯明哲。
屋头维女贞,额色少泽悦。
稍能窥藩篱,亦有固穷节。
佳兴冉冉生,门外无车辙。
写之朱丝弦,清坐待明月。
射阳三万家,莫贵徐公门。
谁能拜床前,况乃共酒尊。
惟此酒中趣,难为醒者论。
盗卧月皎皎,鸡鸣雨昏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