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
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
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
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
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
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
这首诗《咏怀诗(其二)》由清末民初的政治家袁世凯所作,展现了他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诗中以“不爱金钱不爱名”开篇,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物质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名声的超脱。接下来,“大权在手世人钦”一句,既是对自身权力地位的肯定,也暗含了对权力的敬畏与自省。
“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两句,将自己与历史上的英雄曹操相提并论,同时借司马迁(太史公)的评价,暗示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可能的争议。这种对比手法,既彰显了作者的自信,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深思。
“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局势的预感和对世间是非的深刻洞察。风云变幻,世事难料,即便是明辨是非,也可能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这句诗体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
最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作者站在高阁之上,俯瞰万里江山,以歌声表达自己的心志。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也象征着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袁世凯作为政治家的复杂情感和深远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权力、历史、命运以及个人理想之间的深刻理解与探索。
人间万事真握沙,黄堂昨日犹早衙。
春风留人苦无计,漫天扑路飞杨花。
杨花飘扬泊何处,碧山梦绕先生家。
邯郸已为鲁酒误,忧喜更足凭晨鸦。
东园雨馀绿满树,犹有青子粘残葩。
抚时惜别万感集,飘萧短发手屡爬。
众宾微酣我轻汗,论功莫计酒与茶。
花奴羯鼓不解事,落日猛向红阑挝。
盛时会须有代谢,末俗正尔堪吁嗟。
归舟安稳足春梦,梦抱玉燕吞流霞。
黔商檐为舟,海贾舶作室。
檐头雾霿霿,舶底浪潏潏。
岂无貙与㺄,磨牙恣搪突。
岂无鳄与蛟,掉尾变恍惚。
就如底变髳,相对两吃吃。
倍蓰如丘山,退走甚搒掖。
达人固勤生,其择亦有术。
长航下江淮,风伯甚呵叱。
朝浮清泠池,莫宿歌舞窟。
神京万宝渊,群驵纷授质。
联翩巧趋跄,璀璨罗百镒。
炰羞进醍醑,纤指铿在瑟。
侵晨鞚锦鞯,臧获十六七。
赏心适飞飞,舟子已候日。
彼迷寤斯言,勇撤弃簪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