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河.法梧门旧砚,为李惺樵侍讲作》
《西河.法梧门旧砚,为李惺樵侍讲作》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词

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话坛坫,亲棐几。

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

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

(0)
鉴赏

此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题为《西河·法梧门旧砚》,以法梧门旧砚为载体,抒发了对前辈风流的追忆与敬仰之情。

诗中以“珍片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珍贵与翠绿之色,引出对“诗龛故事”的回忆。接着,“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描述了从幼时起便与砚台相伴,勤于书法练习的情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两句,通过对比冷月下的槐厅与白头老人的清秘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专注创作环境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话坛坫,亲棐几。石交几许盟缔”则表达了与文人雅士交流切磋、结下深厚友谊的情谊,体现了诗人的社交圈与文化氛围。

“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砚台的珍惜与喜爱,以及对传统工艺的赞美。

“玉堂梦影叹逝水”一句,借玉堂(古代宫殿名)的梦境,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想风流、前辈追拟。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谁识铅痕蟾蜍洗。”表达了对前辈风流才情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与追求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法梧门旧砚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前辈风范的崇敬与追随。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兼睹新诗,吟讽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0)

见尹公亮新诗,偶赠绝句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0)

寄生衣与微之,因题封上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
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0)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

闲宵静话喜还悲,聚散穷通不自知。
已分云泥行异路,忽惊鸡鹤宿同枝。
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
莫怪不如君气味,此中来校十年迟。

(0)

香山寺二绝

空山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
家酝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
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
且共云泉结缘境,他生当作此山僧。

(0)

往年稠桑,曾丧白马,题诗厅壁,今来尚存,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