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话坛坫,亲棐几。
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
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
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话坛坫,亲棐几。
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
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
此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题为《西河·法梧门旧砚》,以法梧门旧砚为载体,抒发了对前辈风流的追忆与敬仰之情。
诗中以“珍片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珍贵与翠绿之色,引出对“诗龛故事”的回忆。接着,“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描述了从幼时起便与砚台相伴,勤于书法练习的情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两句,通过对比冷月下的槐厅与白头老人的清秘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专注创作环境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话坛坫,亲棐几。石交几许盟缔”则表达了与文人雅士交流切磋、结下深厚友谊的情谊,体现了诗人的社交圈与文化氛围。
“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砚台的珍惜与喜爱,以及对传统工艺的赞美。
“玉堂梦影叹逝水”一句,借玉堂(古代宫殿名)的梦境,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想风流、前辈追拟。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谁识铅痕蟾蜍洗。”表达了对前辈风流才情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与追求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法梧门旧砚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前辈风范的崇敬与追随。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余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
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